[解放日报]骨质疏松要科学补钙

17.02.2016  22:31

章振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兼任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骨质疏松症好发于50岁后绝经妇女和60岁以上老年男性。在上海,50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0%,7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50%,80岁以上人群中有三分之二都患有此病。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还在不断上升。  

治疗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抑制骨吸收的药物,比如双膦酸盐类药物,目前主要二种,一种是阿仑膦酸钠,一星期吃一次,服药时间至少持续一年;另外一种是针剂,即唑来膦酸钠,一年打一针。此外还有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第二类药物是促进骨形成药物,建议使用期不超过2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除了服用上述药物外,还离不开其他基础类用药,比如钙和维生素D。  

骨质疏松患者要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和钙,乳品、豆制品、虾皮、紫菜、海带中富有丰富的钙,此外蛋白质也要适量摄入。建议每天摄入元素钙600毫克至800毫克,一般饮食中含元素钙400毫克左右,因此需要额外补充300毫克到400毫克的元素钙。钙剂建议在饭后服用,这样对胃的刺激较小。  

骨质疏松的预防要贯穿一生。20岁到40岁时人体的骨密度最高,之后逐渐下降,尤其在15岁到20岁时要加强运动,以增加骨密度。还要在饮食中摄入合适的钙和维生素D,每天多晒太阳。    

来源:《解放日报》 2016.02.15 解放周一14版 医者  

原文: 骨质疏松要科学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