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沪医卫高地初具规模

11.01.2016  11:11

申城医药卫生高地已初具规模:2015年度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上海项目(不含专用项目)中,医药卫生领域有15项,占比高达42%,雄踞各产业领域首位。科技创新“以人为本”,在医疗卫生领域尤显突出。突破医学禁忌,造福广大患者,为创新增添了温情的人文元素。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脑肿瘤示踪的“三维定向

针对脑肿瘤、脑血管疾病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常规CT、核磁共振仅仅局限于形态学评估,无法对功能区的破坏进行全面评估,这导致不少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术后致死、致残率高。怎样更全面、更科学地设计手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至关重要。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历经13年摸索、实践“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CT/核磁共振关键技术的创新与临床应用”,由此推动了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诊治水平,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耿道颖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创立了一套多影像融合的三维立体定向体系,并完善脑肿瘤的分级、定界量化标准,为临床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完好保留脑功能区提供了客观依据,术后致残率因此有效降低。课题组同时建立了“分子影像介导下的脑肿瘤跨血脑屏障靶向示踪及高效递药新技术”,成功对直径小于0.5毫米的原位脑肿瘤进行准确示踪。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治愈白血病的“上海方案

我国白血病死亡率位列恶性肿瘤第8位,在青少年儿童中占据首位。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副作用大,疗效亟待提高。    

为实现这一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陈赛娟教授,带领陈竺、王月英、胡炯及沈杨等人进行“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研究,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创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协同靶向治疗的理论体系,由此使该病成为第一个可基本治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该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课题组首创的“APL协同靶向疗法”,被国际学术界誉为“上海方案”,并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个血液中心,成为转化医学研究的成功典范。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骨质疏松找到“中医证候

老龄化社会扑面而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成为最多发骨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65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达25.2%,并发骨折率高达45%,患者极易多次骨折,严重的骨折甚至会导致老年人死亡。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王拥军教授、施杞教授,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王永炎教授、谢雁鸣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同时证明了骨质疏松患者以“肾阳虚”、“肾阴虚”为主要证候,为临床规范化方案制定奠定了基础。这一“补肾益精法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机制和推广应用”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课题组通过调查6447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现,肾阳虚、肾阴虚共占83%。这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证。王拥军教授领衔的课题组,率先构建了骨质疏松症“证病结合”风险评估模型,以此来筛查高危人群,实现早期防治。课题组对4250例高危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早期症状是下肢抽筋,主要症状是骨骼疼痛,基于此,课题组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可以更精准地预测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概率。    

课题组还形成了“调和肾阴、肾阳”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整体观思想。目前,课题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开发出中药新药2项,相关成果也已在2110余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来源:《解放日报》 2016.01.09 第02版 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专版    

原文: 沪医卫高地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