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送霾申城陷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保障联动方案再启动

15.12.2015  08:44

  

  在西北风推送下,大量空气污染物昨天侵袭上海。14时后,申城开启重度污染模式。预判到全市将出现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昨天9时起,上海今年第四次启动“年底空气质量保障联动方案”,一系列临时管控措施立即开始实施。根据预报,今天上午本市还将困于重度污染,下午将好转为轻度到中度污染,12时至20时这段时间内的空气质量指数在140至160。

   西北风送来污染也吹散雾霾

  截至昨天18时,上海空气中首要污染物PM2.5的实时浓度达192.4微克/立方米,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为242。市环境监测中心预报员张懿华说,从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获取的信息分析,昨天中午之前,从华北到华东地区,发现一条由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延伸的污染带,上海及周边区域恰巧处于这条污染带的“箭头”处。

  这条污染带仿佛成了一条“传送带”,随着西北风向东南方向移动,将上游污染物一点点向上海输送过来。另一方面,上海以南地区气温暖热,形成了一堵“”,不利于污染物向南扩散,加之上海本地大气的边界层较低,好像一个“锅盖”压住了污染物,也不利于污染物逃逸到上空乘风扩散。这些因素叠加,导致大量污染物在本市堆积,加大了空气污染的程度和持续时间。

  西北风是推送上游污染物的“主凶”,却也是让上海摆脱这波重度污染的“主角”。张懿华表示,随着今天西北风风力的加大,本市空气污染扩散条件变得有利,原本那条“传送带”将往南移动,并加速“转动”,更多污染物将过境上海,但并不会逗留,还可以把此前堆积在上海的污染物给“”出去。

   临控方案门槛更低措施更严

  昨天启动的“年底空气质量保障联动方案”,让不少人感觉和去年1月上海发布的《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有些混淆。

  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副处长周军表示,方案的有效期只到今年年底,是上海应对年底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专门制定的一系列临时管控措施。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等部门如预测未来10天内将出现连续两天及以上污染潜势为较高或一天及以上污染潜势为高的情况,方案的各个保障单位就要在预测可能发生污染的当天起实施管控措施;如实际情况有变,则根据实际的空气污染情况决定是否启动。

  和启动蓝色预警(未来一天AQI在201到300)相比,方案启动的空气污染条件更低,一般预测未来12小时本市处于重度污染就可以启动,但实际采取的应急措施却比蓝色预警更严格。方案启动后,住建、交通、房管、绿化市容、城管执法等部门及各区县要立刻各司其职。如加强重点区域道路保洁和乱设摊整治、落实各类防尘措施,在外环线以内区域和郊区区政府所在地暂停建筑构件破拆、建设工地脚手架拆除、房屋拆除、土石方工程、道路开挖、路面铣刨加罩等作业,暂停夜间施工许可审批,暂停渣土运输等。此外,通过行政协商的方式,全市石化、钢铁、化工、涂装、印刷等行业的313家企业还被请求服从环保大局,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

  去年,上海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今年截至目前,全市PM2.5平均浓度约为51微克/立方米,而今年相比去年,不利于空气污染扩散的气象条件出现得更频繁,能够守住PM2.5“红线”,与上海日益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并启动相关方案,更有针对性地保障空气质量和治理污染不无关系。

   冷空气来袭周四跌至0℃

  受上游颗粒物输送影响,昨天6时,申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白天为轻度霾。16时10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全市出现中度霾,预计将持续至今天中午。

  据上海市气象局预报,今天仍可能出现霾。下午,霾将逐步减弱;夜间,冷空气主体将开始影响上海,申城本次霾天气过程随之结束。

  暂别阴雨天气后,本周申城气温又将跌至冰点。市气象局预计,今天至周五,申城以多云天气为主,直至双休日再次迎来雨水。明天最高温度将跌至10℃内,17日早晨最低气温将逼近0℃。预计18日起申城气温再次小幅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