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林路街道探索社区单位干部兼职居民区副书记

11.06.2015  10:53

  原标题:来居民区上班的“陌生邻居”枫林路街道探索社区单位干部兼职居民区副书记

  来自龙华医院的何洁最后一次到徐汇区枫林路街道东四居委会“上班”。得知她要走,接受过她帮助的居民赶过来,感谢她带来了“义诊服务队”,帮家里清理小药箱,教居民用药知识。“兼职”居民区副书记这半年里,何洁每周都要两头跑,除了正常上班,还要到一墙之隔的居委会上两个半天的“”,和居委会的同事一起在小区巡视,接待居民。“借着居委会的平台,我们跟社区更贴近了。

  去年10月,枫林路街道开始在全市率先探索区域单位选派干部到居民区党组织担任兼职副书记的工作机制。何洁是首批10名兼职副书记之一。这些副书记,几乎都是“80后”,属于单位中层干部,一般从事行政或党群工作。“以前坐在办公室,不会知道社区里有那么多琐碎的事情,尽管一墙之隔,其实了解并不多,只能算是陌生的邻居。

  社区人口多、老旧小区多、大院大所多,15家研究所、2家高校、5个三级甲等医院“扎堆”在2.69平方公里枫林社区。然而,行政上没有隶属、业务上互无往来,以往相互之间并不接近。“对于社区这座‘小庙’来说,那都是‘航母级’单位,它们的溢出资源能承接上吗?”不少人有此担心。2006年,枫林街道探索“区域化大党建”,邀请部分区域单位的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当时的社区党工委“兼职委员”,先后有5家社区单位兼职,其中9位局级干部“高职低配”。在此基础上,科普、修路等一些社区服务项目开展起来,社区与单位之间开始“串门”走动。

  “社区单位共建以项目认领为主,日常联系并不紧密。我们希望进一步深化区域化党建,促进区域资源下沉。这个资源,既包括人才资源,也包括人才背后社区单位的资源。”枫林路街道党工委负责人说,街道提出让区域单位干部到居民区兼职,没想到与区域单位“一拍即合”,他们也看中了居民区作为沟通联络和培养人才的平台。

  龙华医院扩建大楼,一墙之隔的居民们亲身感受到造楼带来的不便。一度,居民因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对医院表示不满。街道从中调停,矛盾慢慢缓和下来。这让社区单位看到了沟通的重要性。

  “真是锻炼人的地方。”来自电信科技研究所的戎毅泉回忆这半年在居民区的“工作经历”,直呼“具有颠覆性”。“在单位上班是按部就班,在这里,它完全不按你的流程走啊。”在平江居民区,戎益泉跟着居委干部走街串巷,在他眼里,居委干部很“神奇”,没有权力却有权威,处理问题很“艺术”,“身段够软”,很多难解的事情就这么在小区里解决了。

  据悉,首批区域单位干部兼职结束后,新一批兼职副书记下月即将到位。在徐汇区组织部相关负责人看来,这一区域化党建的新探索,不仅把区域单位的丰富资源沉入居民区,让老百姓得到更好服务,也拓展了干部人才的合作培养平台,建立参与社区共治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