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所呼,我有所应!告诉你关于城市行道树、立体绿化建设,老公园改造的那些事儿

18.08.2015  11:52


8月15日,应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方岩同志做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现场接听热线电话,解答市民群众关于城市绿化管理的建议和投诉。


方岩副局长向广大听众介绍了林荫道建设。

目前,全市创建命名林荫道总量达到153条,改建提升总量预计达到164条,新建储备总量预计达到113条。

方岩副局长着重向听众介绍了上海立体绿化建设以及《上海市绿化条例修正案》的内容。立体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大程度协调城市土地、空间和环境三者关系,达到“借天不占地”的增绿效果。到2014年底,全市立体绿化总量220公顷,其中屋顶绿化约189公顷。


今年7月23日通过的《绿化条例》修订首次从地方法的高度将立体绿化提升到与地面绿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明确规定了本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改建、扩建中心城内既有公共建筑的,应当对高度不超过五十米的平屋顶实施绿化,屋顶绿化面积的具体比例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

屋顶绿化

方岩副局长还结合了公园便民活动,介绍了露天电影进公园活动、老公园改造、公园园艺大讲堂等活动。


Q1:夏季出行,广大市民总喜欢走在绿意浓浓的行道树下,既可以遮阳避暑,又能欣赏城市的风景线。绿化市容部门在行道树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十二五”期间,我们提出了完成“三个100”的林荫道建设目标,实际上是拓展了行道树为市民服务的功能,“三个100”就是创建命名林荫道100条、改建提升林荫道100条、新建储备林荫道100条的要求。截止目前,全市创建命名林荫道总量达到153条,改建提升总量预计达到164条,新建储备总量预计达到113条。


到2014年底,全市行道树数量已达到102万余株,树种由过去的29种,提高到40余种,常见的树种有悬铃木、香樟、栾树、榉树、银杏等。


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继续推进,完成林荫道“十百”工程,即引导林荫道连点成线、连线成面,连通区县内、区与区之间的林荫道,形成10大林荫片区;创建命名100条林荫道,新建储备100条林荫道。


Q2:近期上海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绿化条例修正案》,并于2015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本次绿化条例的修改亮点,是增加了立体绿化建设和管理内容,本市立体绿化建设情况和今后发展怎么样?

这几年立体绿化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明确提出150万平方米的立体绿化,把立体绿化推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到2014年底,全市立体绿化总量220公顷,其中屋顶绿化约189公顷。


今年,上海市政府还把立体绿化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在全面推进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构思巧妙、与所附载体完满结合、体现场所功能特点等的立体绿化工程。如外滩防汛墙绿化、思南公馆绿墙、K11商业广场绿墙、四行仓库创意园区屋顶绿化、地铁车辆段屋顶绿化、8号桥创意园区综合立体绿化等项目。


为适应立体绿化发展的趋势,加强立体绿化建设的法律支撑,我们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指引和技术规程。如,今年7月23日通过的《绿化条例》修订首次从地方法的高度将立体绿化提升到与地面绿化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明确规定了本市新建公共建筑以及改建、扩建中心城内既有公共建筑的,应当对高度不超过五十米的平屋顶实施绿化,屋顶绿化面积的具体比例由市人民政府作出规定。


未来五年,立体绿化将以每年40公顷建设量不断推进。我们将创造更多的形式和载体扩大宣传,如“上海立体绿化百佳评选活动”、“立体绿化体验周”等一系列的市民绿化节活动,让更多的市民群众认识立体绿化、参与立体绿化,形成“社会关注、市民关心、人人参与”的立体绿化工作新局面。

Q3:近年来,绿化部门在为民服务,培育市民群众爱绿护绿热情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今年举办了首届市民绿化节,各项活动也是精彩纷呈。这方面的情况具体怎么样呢?

以“绿化走近你我,绿色改变生活”为主题的2015年市民绿化节,自3月8日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和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目前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目前市级层面的活动已举办45场次,全市层面活动已超过400余场次。


活动类型主要有绿化宣传、绿化科普、绿化服务、绿化展示、绿化体验系列等五大系列,从不同层面适应市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目前,“绿色星梦想”市民绿化达人评选、青年绿色办公室创建、2015市民插花大赛、立体绿化百佳创建评选活动、环城绿带健康行、“一平米”绿化种植体验活动、荷花睡莲展等多项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当中。


第三期的市民绿化节活动正在陆续推出。在此,我代表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欢迎、期待市民群众的积极关注和踊跃参与。


Q4:公园是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交场所,尤其是本市的老年群体,每日去公园锻炼是必修课,全市公园为市民提供哪些便民和游园服务?

公园一直是市民纳凉避暑最佳选择地之一,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全市公园推出了多种便民和游园服务。


一是延长公园开放的时间。考虑到公园的管理设施、安全等因素,我们正在逐步推广,从去年66座公园,增加到今年75座,延长开放时间自2015年7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公园延长开放期间,或多或少会给周边居民带来噪音等影响,因此我们倡导市民群众晚间游园以散步、纳凉等相对安静的休闲方式为主。提请广大市民遵守《上海市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办法》要求,每日22时至次日6时,公园内不得开展使用乐器或者音响器材的健身、娱乐等活动。公园内不得使用外置扩音装置的音响器材,干扰他人正常生活。


二是露天电影进公园活动。这是上海市绿化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中的一项特色内容,已连续开展了10年,深受市民群众的好评和欢迎,也因此获得2013年度上海市公共文化工作“优秀活动项目奖”。2015年,我们将继续开展露天电影进公园活动,17个区县30个公园和绿地在7-9月间共将播放219场次电影。


三是准备开展“公园园艺大讲堂”活动。该项工作目前正紧锣密鼓计划中,初步确定每月一个周末上午,每区县确定一个公园设一个园艺讲堂,各市属公园也各设一个园艺讲堂。9月开始试点,拟选择上海植物园、上海辰山植物园、上海动物园、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上海闵行体育公园、浦东新区豆香园等6家单位先行实施,年内每个公园平均开讲2次。内容可以为养花知识讲座,插花知识培训;多肉植物讲座及鉴赏,国内外公园、自然景观鉴赏、园艺活动,如切尔西花展鉴赏等。


四是组织丰富多彩的公园主题活动。近几年来,上海一直在致力于打造“上海花城”,通过花卉园艺展览,丰富市民游园活动内容,初步形成了一批花展品牌,如上海植物园上海(国际)花展,上海辰山植物园国际兰展,上海世纪公园和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梅花节,上海顾村公园樱花节,上海古猗园荷花睡莲展等等。今年在设计全市公园主题活动时,又提出了市民联动,形成了市、区公园联合办展新模式,也就是市民要看荷花睡莲不一定非要到古猗园,在居住地附近的公园也可以看到高品质、大数量的荷花睡莲。


下半年公园将继续推出有特色的主题活动品牌,如上海共青森林公园2015上海菊花展,上海滨江森林公园2015上海秋季花展,上海植物园秋季花展,上海辰山植物园辰山秋韵等活动。

Q5:“十二五”期间,上海实施了老公园改造,对提升公园景观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市民生活十分密切,现在情况如何?

十一五”以来,市绿化市容局以市民要求为出发点,以功能提升为主要目标,推进了老公园改造工作。“十二五”继续有序实施58座老公园改造工作。


截至目前,已完成友谊、宜川等28座老公园改造任务。霍山、莘庄、古藤、泾东等4座公园正在实施改造。泗泾、衡山、三泉、金桥、襄阳、亭林、古松、江浦、黄兴、南浦广场、华漕、闵行、昆山、凉城、大宁灵石公园(原广中公园部分)、珠溪园等16座公园正在抓紧推进项目前期。水霞、人民、古银杏、西康、静安、周浦、滨河文化、新桥、泖港、真光等抓紧落实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