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骑行遇花式尴尬:"潮汐"效应车难求 慢行系统待健全

12.09.2016  12:37

图片说明:不少摩拜单车的用户并未按规定要求停放车辆,频频让“下家”遭遇找车难的尴尬。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9月12日报道:本月起,摩拜单车正式进入北京。事实上,不少上海市民对于这辆橘红色自行车已相当熟悉。自今年4月进入上海以来,摩拜单车已成为许多市民出行的好帮手。然而,二维码损坏、公车私用等问题也伴随着使用而不断曝露。不仅如此,东方网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上下班“潮汐效应”致使一车难求、慢行交通系统仍不健全等问题也成为摩拜单车这一绿色共享出行推广的“拦路虎”。

图片说明:用户在下载摩拜单车注册时,会有一个“手机验证—押金充值—实名认证”的过程。其中押金为299元,支持微信或支付宝支付。

   吐槽:上下班“潮汐效应”致使一车难求

  “上班后发现公司附近有不少摩拜单车,但下班时一辆也没有,需要走上十多分钟才能找到距离自己最近的车。结果,到地铁口才发现原来车都在这里……”市民吴先生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下班的找车难问题尤为严重。

  正如吴先生所言,人流运动的“潮汐效应”致使摩拜单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一车难求”。不少市民表示,使用摩拜单车本就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现如今却要为了找车走上十多分钟,倒不如直接走去地铁站了。

  除了上下班“潮汐效应”,“公车私用”等不良习惯也遭到不少用户的吐槽。在苹果APP商店里,记者从用户评论中看到不少“下家”的抱怨。用户“黄道道”称:“首先,因为车辆不够多,常有约不到车的状况发生。其次,藏车现象严重,有人竟将车藏在草丛里,不知什么心态。还曾发生到约定的地点找车,显示单车就在附近,可始终找不到车,明显就是‘上家’违规停车了,但举报这种违规行为却要扫码。我连车都看不着怎么扫码?希望提倡用户按规矩用车。

图片说明:图为用户实际体验行程图。

   算账:每天2元不如买辆二手车短驳

  摩拜单车租金是多少?据了解,目前定价为每半小时1元:“不论你骑多远,都按这个标准计算。”不过,作为诚信保障,用户在下载摩拜单车注册时,会有一个“手机验证—押金充值—实名认证”的过程。其中押金为299元,支持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只要不使用车辆,随时可以申请提取;实名认证则需要用户姓名和身份证号。东方网记者实际操作了一下,整个注册过程不到1分钟。

  不仅如此,摩拜单车的APP还提供不少贴心服务。例如,当使用者通过地图发现附近有单车时,点击相关图标即可预约,预约的车辆免费保留15分钟,开锁后才开始计费。

  每半小时收费1元,看似十分经济,但市民蔡先生算了笔账,结果发现,若要为了解决自身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那还不如买辆二手自行车短驳。“目前为止我用过5次摩拜单车,基本都是从公司到地铁站,或者是地铁站到家。假设每天花费2元,一周是10元,一个月下来是40元,一年就是480元。但其实我只是往返地铁,那为何不花100元从买辆二手自行车呢?这样还能省去用不到车的担忧。

   阻碍:慢行交通系统发展仍待健全

  除了上下班找车难等问题外,摩拜单车的整体使用环境也遭到不少市民抱怨。“目前上海很多路只有机动车道,骑自行车还是有诸多不便,将来是否能有一个整体规划,让自行车的出行体验更好?”市民李女士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家到公司仅三站地铁的路程,如果慢行交通系统能够健全起来,自己完全愿意改成骑车上班,“天气也凉爽起来了,骑车上班比挤地铁早高峰舒适多了,还能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据了解,上海目前道路里程18000余公里,是30年前的5倍,但汽车拥有量(不含摩托车)则是30年前的达到了23倍。在上海中心城区,仍存在不少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道路,这让一些自行车出行的人受阻。

  对此,有关交通专家表示,除了继续加强车辆拥有和使用管理外,未来上海的主城区应完善道路网络功能,需要以公交优先、慢行改善为原则重新分配道路空间资源。例如,淮海路这一条著名的商业街,下面有地铁,地面为机动车专用道,是否做一点尝试,在双休日,将现有的4条车道该为2条,另外2条让给步行和自行车?

  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安翊青也在公共自行车租赁相关提案中提到,目前上海的自行车出行设施也有很大的缺失,特别是在汽车时代到来后,自行车的骑行道路、停放场所都是不足的。对此,她建议在地铁等交通枢纽周边设置更多的自行车停车场,并且更多的在城市干道或者重要景观道路设置自行车专用道路,为自行车骑行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让更多的人愿意在上海骑行自行车。

  对此,市交通委也作出了答复。在市交通委组织编制的《上海市慢行交通发展规划(2015-2040)》中,市交通委明确慢行交通仍然是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中短距离出行,并与公共交通、生活休闲娱乐需求紧密结合。

  市交通委表示,内环内中心区将形成“公交+步行”的主导出行模式,自行车交通功能将会弱化,而健身功能将会加强;内外环间外围区自行车将主要承担中短距离出行和接驳轨道交通功能;新城自行车交通可以与公共交通、个体机动化交通并列成为主要出行方式;新市镇内部慢行交通应作为客运交通的主体方式。

  答复中还提到,《上海市慢行交通发展规划(2015-2040)》对自行车通道设施规划了“廊道-一般通道-休闲道”三级连续性网络。在现有自行车通道设施基础上,主要依托次干道和条件较好的支路打造贯通性强、机非隔离并且连续的高品质自行车廊道,着重满足外围区进入中心区方向的入城交通以及外围区轨道站点的接驳。在新城和新市镇内部,除布局一般性廊道外,还规划部分更高等级的自行车专用路网络满足较高的自行车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