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火车站国庆当天日客流超春运三成 仍井然有序

05.10.2014  11:05

乘客们在虹桥火车站北会合点有序候车。 蒋迪雯 摄

  “80后”阿威(化名),年纪不大,却已是一名有11年工作经验的老资格客运员,负责检票和车站秩序的维护。3年前,他被调到了新落成不久的虹桥火车站。

  “刚过来,就觉得虹桥站很干净、很整齐。现在来了这么多年,还是这样。”阿威说。

  今年国庆,铁路上海站发送旅客数量又创新高。10月1日当天,上海站、虹桥站和上海南站,客流达到史无前例的48万人次,超过春运最高峰三成。

  “节假日往往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这个国庆,阿威照例加班。尽管人多,但虹桥站仍显得秩序井然;特别是排队进站的旅客,大多对“实名制检票”有所准备。由于人多,虹桥站把实名验票的环节提前;阿威与志愿者上前验证时,不少旅客已准备好了票证。

  阿威总结了虹桥站旅客的三个特点:购票自助,人工买票的少了;进站有序,拥挤插队的少了;候车文明,泡面抽烟的少了。“有人可能认为虹桥站都是高铁,票价高,乘车的白领多,素质高,但我不这么看。”阿威表示,他在虹桥站工作的这几年,眼看着越来越多农民工兄弟也在虹桥站坐车,但过去人们成见中的“不文明候车”现象,并不多见。在阿威看来,虹桥站的硬件设施,是旅客得以文明出行的重要原因。“都说过去的火车站脏乱差,但没有人希望这样。”阿威说,“绿皮车速度慢,候车时间长,自然有人要吃东西、要抽烟。候车室通风采光欠佳,碰到有人吃泡面、脱鞋,室内气味难免不好。

  而现在的虹桥站,大厅为全开放式设计,明亮宽敞。在优美舒适的候车环境中,再按过去的候车习惯办事,许多旅客都会感到不好意思。更何况,如今越来越多的高铁班次取代了过去的普通列车,运行时间短、候车时间短、检票方便,旅客们已经逐渐习惯算好时间来到车站,再也没有必要拖着行李在火车站长时间久候了。

  “当然,也不是说,硬件条件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阿威强调,文明习惯的养成,也需要引导。他回忆,虹桥站刚刚启用闸机检票时,许多旅客还不会用,需要站务员的帮助,速度反而比人工检票更慢。“几年过去,现在大多数乘客已经养成了刷票甚至刷身份证进站的习惯,检票就又快又整齐了。”虹桥站内不允许随处吸烟,吸烟的旅客必须到吸烟室。“刚开始许多旅客不知道,但经过引导,慢慢地,旅客们会主动询问吸烟室在哪里,整个候车环境也越来越好。

   记者手记

  软硬件都重要

  总有人认为,虹桥火车站的整洁有序,是拜“高素质的高铁旅客”所赐。但阿威用事实告诉我们,高铁的旅客构成,与原有的普通列车,并无大的不同。“守规矩”的旅客中,有衣冠楚楚的白领,也有大包小包的农民工。

  守规矩,是难事吗?至少在虹桥站,车站投入的人力比过去少,秩序却比过去好。这说明,科学合理的硬件设计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安排,是文明出行的重要促成因素。

  过去有些地方,“不守规矩”往往能占很大便宜,“守规矩”却会吃亏。有了合理的软硬件设计,人们会感受到,“文明有序”并不只是表面上的好看,更是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究竟是人塑造环境,还是环境塑造人?这本就是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差的环境湮没它,环境由此更差;好的环境塑造它,环境也由此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