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蓄水管道:苏州河下穿行17公里 汛期大量蓄水

23.10.2015  10:45

  原标题:国内最大蓄水管道,苏州河下穿行17公里管道直径在8至10米,可在汛期集中大量蓄水,减少周边地区积水

  记者昨天从有关部门获悉,本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在苏州河下面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雨水调蓄管道。直径在8至10米的被称之为“超级调蓄管廊”,沿着苏州河下面从外环线至黄浦江,沿线途经长宁、普陀、静安、闸北、黄浦等区,全长17公里左右,蓄水容量将达到70多万立方米。“超级调蓄管廊”建成后,苏州河沿线的排水能力可从目前的一年一遇(每小时排水36毫米)提高至五年一遇(每小时排水55毫米)。

  目前,上海已经在成都路泵站、昌平路泵站、大型绿地梦清园等10多个地区建大型调蓄池,容量在数千至数万立方米,这些大型调蓄池大都建在苏州河和黄浦江边上。大型调蓄池主要是在汛期大量集中降雨时,可以集中大量蓄水,减少周边地区积水,等到大雨过后,再将储存在蓄水池的雨水逐步排入河道和江中。

  “超级调蓄管廊”采用盾构技术,将大型管道放置在苏州河下面,埋深在50至60米处,雨水通过二、三级管道,从雨水管网或泵站逐步引入一级管道,即苏州河地下主体管道。因此,“超级调蓄管廊”在苏州河下面大量蓄水,将不会影响地面交通和地铁等正常运行。据悉,“超级调蓄管廊”总投资将超过100亿人民币。

  “一直以来,黄浦老城区和福建北路地区汛期遇到大暴雨经常会积水,这有泵站建设和系统管道建设标准偏低问题,但也有排水能力不足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分散建蓄水池,需要找地方,上海市中心寸土寸金,找可以大量蓄水的地方很难,充分利用苏州河已有的地下空间和现有的盾构技术,加上泵站和系统建设,可以解决目前上海市中心用地紧张和蓄水能力有限等的矛盾,从而充分有效缓解苏州河沿线汛期时常积水问题。

  据介绍,国内目前仅有北京、广东等少数城市已建或考虑建设大型调蓄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