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国家葡萄产业科技年会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启动会在交大召开[图]

04.08.2017  16:06

为顺利开展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工作任务,增进体系岗位站的成果与技术交流,提高工作水平,促进我国葡萄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优化葡萄优势产业,凸显葡萄优势产区,2017年7月29日至8月1日,2017国家葡萄产业科技年会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十三五”启动会在沪召开。大会由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园艺学会葡萄与葡萄酒分会、农业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联合承办。7月30日,大会开幕式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报告厅开幕,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刘凤之研究员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教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研究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主任委员刘俊研究员,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教授,广西农科院前院长白先进研究员,上海市农委科技处处长钟绍萍,上海交通大学科研院刘萍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周培教授、党委书记齐红,副院长陈功友教授、左开井教授,植物科学系张才喜教授;特邀嘉宾李世成研究员、沈玉杰研究员、黄旭明教授以及育苗企业代表徐为东、张志昌、张正董事长等出席开幕式。

吴旦代表学校为大会致欢迎辞。他对2017年国家葡萄产业科技年会暨“十三五”启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十三五”规划要求农业继续走向现代化发展之路,葡萄种质的创新以及设施栽培技术的提高,都必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识。蔡友铭、刘俊先后致辞对此次产业体系的年会召开表示祝贺,肯定了葡萄产业体系对中国葡萄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段长青在致辞中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并结合“十三五”规划中对现代农业的要求分析了葡萄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开幕式上,吴旦和段长青共同为“上海交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研究中心”揭牌,预祝该中心在葡萄研究领域取得更大进展。

开幕式后,与会人员对各研究所带来的葡萄品种进行了品鉴。

随后,200余位专家共同聆听了穆维松、徐海英等教授的《葡萄产品市场供求形势分析及产业发展的建议》、《瑞都系列香味品种选育》等主题报告,对葡萄的新品种进行了观摩与品鉴。下午,与会人员前往农业与生物学院报告厅听取骆强伟、刘崇怀等专家的《新育成适于旱区栽培的几个葡萄新品种及胚挽救技术的应用》、《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几个葡萄品种介绍》等主题报告,并继续对葡萄的新品种进行现场观摩,50余葡萄品种令人目不暇接,得到了各位专家及代表的好评与赞扬。

7月31日,与会人员继续在农业与生物学院报告厅聆听段长青教授的《体系“十三五”启动会议及相关任务的制定与讨论》主题报告。报告总结了体系“十二五”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十三五”体系工作方向即供给侧改革与葡萄产业绿色发展。下午,与会人员前往上海交通大学廊下基地参观。工作人员介绍了基地的简易覆盖、自动灌溉、温室建设、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整形及修整技术。随后大家前往吕巷施泉基地参观,施泉葡萄园自2003年开始接待旅客采摘,现为金山区旅游协会会员单位,绿色金山游葡萄采摘指定单位。2010年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施泉葡萄”获得绿色食品证书。2013年,吕巷施泉葡萄在优质葡萄比赛中得到了3个金奖、1个银奖。与会专家领导参观后都对吕巷施泉基地的建设与管理给予肯定。与会人员一行还参观了上海农科院庄行基地。据悉,为了让本地市民吃上本地的葡萄,上海农科院积极培育新品种,而庄行试验站在2015年一年时间培育了申丰、申宝、申华、申玉、申爱、沪培1号、沪培2号、沪培3号等八个特色鲜明的优良品种。与会人员对庄行基地的新品种葡萄高度评价,同时与现场的基地专家进行了深入详细的讨论。与会各地专家都认为上海的葡萄基地新品种的培育及栽培方法值得借鉴与学习。

此次会议的召开将对我国葡萄产业病虫害防控、葡萄酒酿造、鲜食葡萄的保险、葡萄加工技术、新型葡萄栽培技术、葡萄品种开发等方面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技术、新的方法。而这些新技术与新方法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葡萄产业的创新性发展。大会积极响应“十三五”规划中要求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重视创新的号召,分享创新成果,走新型农业化道路,是鼓励全国各地的葡萄产业人员进行创新的良好契机。

据悉,此次大会共有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和来自全国各重点葡萄与葡萄酒产学研领域专家200余人相聚黄浦江畔,围绕“产品为单元、产业为主线、问题为导向,通过创新引领供给侧改革”进行研讨,共商我国葡萄产业未来发展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