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太便宜商贩不买账?"网上菜场"开业一周关张

04.11.2014  09:43

  “聚邻”合阳店大门紧闭,店内空无一人。但门前的花篮和易拉宝都显示这家店刚刚开业不久。

  图片说明:合阳市场与灜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的入场经营合同上,并未明确标注“聚邻”门店的经营范围(图中红圈处)

  东方网记者于量11月4日报道:中午12点,普陀区延长西路上的合阳综合市场里显得有些冷清。位于市场二楼一角的“聚邻-社区信息消费服务中心”门前,花篮和印有“盛大开业”醒目字样的易拉宝尚未被撤走,但店铺内却空无一人,玻璃门也上了锁。市场内的一名菜贩告诉记者:“他们从今天开始歇业了。

  对外宣称旨在解决社区居民买菜“最后一公里”难题,引入了全新“O2O2F商务模式”的“聚邻”,于上月24日正式开门迎客。如今仅仅过去一周,为何竟突然关张歇业?东方网记者就此事展开调查。

   门店:新店引关注开业一周离奇关张

  “聚邻”合阳店是“聚邻-社区信息消费服务中心”在上海开设的首家门店。据一手打造了“聚邻”品牌的上海智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岳麟介绍,今年5月,“聚邻”就已先后在厦门、成都、济南等地落地:“我也没想到,在上海刚开了第一家店,就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聚邻”开业之初,曾经引发了不小的轰动。用周边社区居民的话说,这是一家“开在网上的菜市场”:消费者只需在店内的电脑终端上进行简单操作,就能订购生鲜蔬果和各类农副产品乃至日用品,次日即可到门店自提。更重要的是,依托智变网络的“O2O2F”商务模式,“聚邻”所销售的商品价格相比市场价要便宜不少。

  虽然这一模式在习惯网购的年轻人眼中不足为奇,但对于不通电脑、不懂网络同时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的中老年社区居民而言,“聚邻”新鲜的购物方式和低廉的价格却充满了吸引力。孙岳麟表示,开业一周以来,门店注册会员就已达到700余人。

   聚邻:低价遭质疑双重压力难以承受

  对于“聚邻”合阳店的关张,孙岳麟表示这实乃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自开业以来,“聚邻”始终在承受来自市场管理方和市场内其他摊贩的压力。而矛盾的焦点就是两个字:价格。

  孙岳麟告诉东方网记者,10月29日,“聚邻”开始以每斤1元的价格销售小青菜。相比当日市场内2.5元一斤的平均价格,“聚邻”的超低价让其他菜贩大跌眼镜,并很快引起了他们的不满,随后便有“不明身份者”上门“警告”。而市场管理方在了解到情况后,也指责“聚邻”此举扰乱了市场秩序。

  “我们和普陀区商务委作过承诺,进驻合阳就是为了平抑菜价,每天必须有6-8个菜品的价格是低于市场价20%的。现在卖得便宜了,反倒成了我们的不是了!”孙岳麟说,面对来自管理方和商贩的双重压力,他的合作伙伴、负责“聚邻”合阳店具体经营的上海灜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最终选择了暂时停业。

   市场:超范围经营扰乱场内正常秩序

  “别人卖两块五,你卖一块钱,你让别人还怎么做生意?其他商贩有意见也很正常。”合阳综合市场场长施百敏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聚邻”开卖低价小青菜后,确有商贩前来反映情况,也曾有人前去“聚邻”门店“提意见”,但情况“远没有”孙岳麟所说的那样严重。

  施百敏还向东方网记者透露,“聚邻”合阳店店长曾向他坦白,小青菜一元一斤的价格其实是在赔本赚吆喝:“他自己跟我说过,这批菜进价是一块五,他们是在亏本卖,为的就是吸引人气。

  除了有不正当竞争之嫌,施百敏认为“聚邻”更大的问题在于超出了经营范围:“他挂的牌子是信息消费服务中心,照理说就是用来下订单和提货的。但是实际上,他们搞起了现场零售。我们看到的是市民到他们店里当场付钱,当场买菜,这和旁边的普通菜贩还有什么区别?如果他们搞的是现场零售,我们压根就不会让他们进场!

   街道:线上变线下网上菜场名不符实

  合阳市场所属的普陀区甘泉街道经济科科长张晓峰强调,“聚邻”门店的关停是“聚邻”单方面的行为。但他也承认,“聚邻”合阳店的选址的确存在一定问题:“在菜市场这样一个商户集聚的地方,他们的低价销售的确会给整个市场造成冲击,甚至引发矛盾冲突。

  但张晓峰同时指出,这种冲击是他们未预料到的。因为“聚邻”在实际经营中,模糊了线上与线下交易的分野,以网络销售之名,行现场零售之实。这与街道在和“聚邻”方面洽谈之初对方的描述是相违背的。

  张晓峰表示,按照他们的理解,“聚邻”所带来的是一种新的网络销售业态,所提供的是类似淘宝等电商的网购服务,门店仅用于为中老年消费者进行网上订单指导和货物自提。因此市场方面在引入“聚邻”时,给予了其大量优惠和帮助。据悉,“聚邻”合阳店租用了市场二楼的五个铺位,每月租金为4000元。而市场内普通菜贩的一个摊位,月租金就在900元以上。

   说法:合同欠明晰自提功能或被剥离

  “聚邻”门店究竟有没有现场零售行为?智变网络董事长孙岳麟表示,这的确可能是门店方面为在短时间内聚集人气所采取的临时之举。但对于“赔本赚吆喝”的说法,他予以了否认,坚称“聚邻”所售菜品直接来自于农副产品种养殖户,因此收购价极低。此外,他指出与市场方面签订合同时,并未明文标准不允许零售,而街道和市场方面始终纠结于这一问题也毫无意义。

  孙岳麟随后向记者展示了合阳市场与上海灜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8月21日签订的进场经营合同,在这份合同上,的确并未写明“聚邻”门店的业务范围。对此,街道方面解释称“聚邻”作为新生业态,其经营范围难以表述,因此没有进行具体说明。

  对于这一事件的后续解决,街道方面表示打算剥离“聚邻”门店的提货功能,未来门店仅用于现场下单和售后,提货点另觅新址。然而孙岳麟对这一方案并不满意,认为这是在人为设阻:“我承认我可能的确是个搅局的。但我的这套模式是能给老百姓真正带去实惠的,只是他们可能暂时无法接受而已。

   记者手记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商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聚邻”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平抑菜价,为市民带去实惠或许还有待时间考量,然而这种创新和探索却始终是值得嘉许和鼓励的。

  然而,新兴商业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并不应该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一家“聚邻”的出现也并不意味着所有传统菜场就没了活路。某种意义上,开在合阳市场里的这家“聚邻”,就是新旧商业模式碰撞的一个极佳标本。如何避免两败俱伤,实现和谐共存,考验的是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智慧。

  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新兴商业模式要“”就“”得彻底些。如果只是掼掼榔头、摆摆噱头,这种有名无实的所谓“创新”,还是趁早拉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