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治疗APL获上海科技奖特等奖 "上海方案"受世界认可

18.05.2015  20:26

  东方网记者解敏5月18日报道:今天上午,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经过专家初评、复核,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2014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共授奖287项(人)。授予26项成果自然科学奖,26项成果技术发明奖,222项成果科技进步奖;授予10人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3位外籍专家国际科技合作奖。

  自然科学奖出现第一个特等奖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团队完成的“髓系白血病发病机制和新型靶向治疗研究”项目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特等奖,这是2012年上海科技奖励设立特等奖以来的第二个特等奖,也是自然科学奖领域出现的第一个特等奖,兼具国际学术地位和重大的社会意义。该项目通过外显子组测序、基因定位克隆等技术,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批新的白血病诊断和预后监测的分子标志和药物靶标,并成功研制了新型联合靶向疗法,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成为第一个可治愈的髓系白血病。课题组在包括《NatureGenetics》和《Science》在内的学术期刊中发表了57篇SCI论文57篇,并入选2010及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首创的靶向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上海方案”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多个血液中心。

  推动技术融合打造“互联网+”新热点

  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新一代4GTD-LTE高性能宽带移动通信基站的研制与产业化”项目由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等完成。TD-LTE是TD-SCDMA(我国自主创新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国际标准的演进版本,尽快部署TD-LTE高性能宽带移动通信基站系统并实现规模产业化是市场重大的需求。该项目攻克并实现业界领先的多用户多流波束赋形关键技术,率先提出异构网的增强小区干扰协调eICIC技术,提交并采纳了上百篇3GPP标准技术提案。该产品销售额累计超过21亿人民币,获得全球40多个TD-LTE商用、预商用合同,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品质,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广TD-LTE到世界各地、引领国际技术潮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创业型民营企业牵头研发高智能教育机器人

  获得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新一代系列智能机器人教育服务平台”项目的完成单位是一家创业型民营企业: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有限公司。该项目不仅研发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开放式、高扩展性智能教育机器人硬件平台,还配套开发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创新教育系列教材,累计培训了18000多位机器人教学老师,为中国培养了35个世界机器人比赛冠军和46个亚军,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上海要在推进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头、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的科技奖励工作也围绕促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这一主题,重点奖励优秀创新成果、鼓励杰出科研人才、激励优势科技产业、培育良好创新环境,并充分展示上海市的科技和科普工作成果,全力服务上海科技创新水平的建设和创新主导下的产业转型发展。

>>>沪评出自然科学特等奖 多个"寂寞长跑"项目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