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举办第一期师·友茶座助力提升实验室幸福指数[图]

28.05.2015  12:10

5月26日,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师联谊会、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的第一期师·友茶座在光彪楼二楼多功能厅举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王新兵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许振明教授、李佳副教授受邀就“如何提升实验室生活的幸福指数”与在场近40名学生展开交流。本次茶座由青年教师联谊会会长归琳主持。

三位嘉宾首先分享了自己对实验室幸福的理解。

王新兵表示,苦和幸福要辩证地看,熬出来就幸福。成功背后一定有汗水,真正留在记忆里的都是那些流过汗流过泪的日子。许振明提到,信心是幸福的源泉,要勇敢面对科研的枯燥。努力争取奖学金,减轻金钱的负担,也能够提升快乐指数。李佳认为,懂得感恩,心里才会洋溢幸福;相信导师,无论什么方向都有信心完成;实验室是一个家,分享让大家凝聚在一起。

三位老师风格迥异的实验室文化,让在座的同学们感到既新奇又疑惑。每个实验室都有不同的文化氛围,那么如何才能够提升自己在实验室的幸福指数呢?想要得到答案的同学们踊跃地向老师提问,就各自在实验室的疑惑与老师沟通交流。

一名研一的同学对实验任务分配与论文作者顺序的问题感到不解,三位老师积极地与这位同学交流。他们建议将目光放长远,不必计较眼前的得失,积极与老师沟通交流,“选导师就像选老婆,在一起才发现不可能事事都是完美”。

茶座里的讨论并不是异口同声,相反的观点更能够引发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答案。一名研二的同学希望老师就如何平衡实验室与实习的关系谈谈看法。许振明认为,在实验室好好干何必实习,经济上的困难实验室有能力解决。实习并不意味着好找工作,在实验室锻炼的思维能力更有助于面试的成功。王新兵则表示,每个老师的风格各不相同,他本人十分鼓励学生当助教做实习。确定好未来的方向,老师和学生才能在一起更好的发展。他希望同学们不要就想着找个工作赚个钱,应当有更高的境界。

现场的同学还就如何向老师提问、博士生的目标以及出国读博的必要性等问题与老师们展开热烈的交流,三位老师热心的回答让同学们感到收获良多,不虚此行。

师友茶座,与你相约;亦师亦友,共话成长。在茶香清幽的环绕中,倾诉成长的烦恼,聆听智慧的见解。今后,师友茶座还将邀请更多优秀的教师,就同学们关心的话题展开交流,让同学们在交大的校园中,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