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南路的神韵

04.06.2015  16:26
茂名南路(Route Cardinal Mercier)在旧上海时期的1919年至1943年之间被称作迈尔西爱路,长1275米,是一条有深厚历史背景的马路。有别于车水马龙的淮海路,茂名南路是一条颇值得漫步其中,细赏历史名建筑、购物、听JAZZ、享受下午茶与国际美馔的休闲名街。 回味上海风情 如果你厌倦了淮海路的喧嚣,想寻找一处清凉地,那么这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拐个弯吧,向梧桐深处走,慢慢地寻找那消失了许久的宁静。这是由于这条路是单行道,没有淮海路上那么多的车子,再加上路边多经营酒吧生意,白天,路上的行人比较稀少。
现在的茂名南路比衡山路和新天地多的是老租界与新生活交织出的那种迷离气味。嫌衡山路和新天地太热闹、太俗气的人们最后还是要回到茂名路,恍惚中梦游老上海泛黄的灯红酒绿,亲见百多年来西欧文明在这个小地方开出的诡异之花。她总是在含蓄中张扬着个性,茂名南路有着自己独特的神韵,繁华中透出着些许从容和镇定。 酒吧一条街
茂名路酒吧街位于茂名南路从复兴路到永嘉路一段, 这里的咖啡吧、酒吧鳞次栉比。午夜时分,茂名路就是年轻人的天堂,是热闹的狂欢地。 茂名南路上的店名基本都是英文名字,在衡山南路和新天地之前,茂名路是上海夜生活的不二之选。酒吧、画廊、剧院、西餐厅、老宾馆……有一种老派的上海风格的洋味。

在这老外很多,也有不少上海本地的年轻人,在这条街上讲英语比讲上海话听着更搭调。现在的茂名南路比衡山路和新天地多的是老租界与新生活交织出的那种迷离气味。嫌衡山路和新天地太热闹、太俗气的人们最后还是要回到茂名路,恍惚中梦游老上海泛黄的灯红酒绿,亲见百多年来西欧文明在这个小地方开出的诡异之花。


聆听雍容静谧 人们常说,茂名路一条能触摸历史体温的马路,短短的千米路段上有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小学堂、石库门、公寓、别墅、戏院等;更有大名鼎鼎的锦江饭店,在这个有着褐色面砖、白色勾缝的标志性建筑外墙里面,曾出入众多世界政要,激荡过世纪风云。1锦江饭店


现在的锦江饭店北楼,前身为华懋公寓,始建于1926年,竣工于1929年。锦北楼高13层,为哥特式建筑,有城堡般凸出的建筑,米字符号山墙,层叠半圆拱门,十分气派,至今楼里仍保存着蟹脚扶梯、电梯厅别致的楼层指示钟、经典的木格窗框等。现在的贵宾楼前身是峻岭公寓,始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5年。峻岭楼由6幢3层炮台式公寓组成,1989年9月被评为优秀近代建筑,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宾楼的套房全部配有厨房和露天阳台,落地窗外花园景色尽收眼底。


1972年,周恩来在锦江小礼堂设宴款待尼克松。

与其他饭店不同,“锦江”的重要地位显而易见,特别是建于1959年的小礼堂,前身曾是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开会的地方,无数次重大的会议在这里进行。如中共八届七中全会、《中美联合公报》和《中日联合声明》的磋商和发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APEC非正式会议13国元首和领导人的接见、国际《财富》论坛等。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都光顾过锦江,几乎囊括了半个世纪中所有的世界级风云人物,2花园饭店


上世纪30年代的法国总会


解放后在楼前举行的田径赛。

在锦江饭店西边相互对应的是外观典雅豪华的花园饭店,饭店原是旧上海法国人办的规模最大,最高档的会员制俱乐部——法国总会,由法国建筑师维沙尔设计,并于1924年建成的法国总会,是一座带着巴洛克风格的复古建筑,其内部设计的玉石阶梯,彩色玻璃天花板与人像雕塑等所具备的新风格气息,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展览会所倡导的新艺术风格“装饰艺术”崭新主题遥相呼应,这座当年被法国人遗留在上海的最宏大的建筑物,在八十年间,在建筑史上的地位与价值,远远超过了它作为一个高级俱乐部的使用价值。



1990年3月,这座由锦江饭店管理的豪华建筑物由日本资金投资并改建成花园饭店,除在原建筑后面加盖一幢20层高的现代大楼外,旧建筑仍维持原貌,饭店内仍保存了昔日典雅的装饰与气氛。

3国泰电影院


解放前位于霞飞路茂名路口的国泰影院

位于茂名南路七茂名南路与淮海中路交界处的国泰电影院,是由匈牙利建筑师刚达设计的,国泰大戏院自1932年元旦开幕后,即专门放映美国影片。建筑外型以线条明快的装饰艺术风格造型的国泰大戏院,是当年上海装潢富丽堂皇,音响效果最佳的电影院之一。


4兰心大戏院

具有典雅欧式建筑风格的上海兰心大戏院,与花园饭店、锦江饭店、新锦江相毗邻, 是中国最早的欧洲式剧场。



兰心大戏院于1931年2月开幕,观众厅二层,设宽敞皮椅749座。民国31年7月被侵华日军封闭,后归伪中华电影公司管理,上海解放后,1949年10月英侨剧社将戏院转售上海市剧影工作者协会,首任经理吕复。1952年归上海市文化局,更名上海艺术剧场,1953年划归上海人民艺术剧院。1958年9月交卢湾区管理,1959年5月复归市文化局。1985年归市演出公司管理,1989年归兰馨艺术经营公司,于1991年恢复兰心大戏院原名。


5南昌公寓


南昌公寓(原名Astrid Apts),建于1933年,由英国著名设计师阿斯屈来特设计建造. 阿斯屈来特公寓.坐落于茂名南路和南昌路交界口上,整幢大楼为V字型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共分成四个进门,分别为:茂名南路143号,151号,南昌路310号,302号.有一室一厅到三室二厅各式公寓房70套,除南昌路302号为一梯四户外,其余均为一梯二户.采用英国OTIS手动电梯四台。



南昌大楼完全是为外国商人建造的,在它的V字型大楼后面,是专门为佣人建造的四层楼低矮的工房.在南昌大楼的每个厨房里,都会有电铃的设计,从这里可以和住在后面的“佣人”联系,随叫随到。保姆楼里终日没有阳光,每个房间都是标准的七个平方,底楼原来就是汽车库。这个特点只有南昌大楼一家独有.是上海滩有名的主,佣分居房型.


旗袍风韵 从国泰电影院开步沿着茂名南路往南走,街景则完全换了一个样貌,越往南走人气越旺盛,特别是从淮海中路到南昌路的一段,今天已汇聚成旗袍与中式服饰商店一条街。旗袍下的性感曲线与婀娜多姿的身影,仍是现代中国女性所追求的复古对象,从古典样式到改良式的量身订制旗袍店与个性精品小店,顺着街道两旁一直往南延伸,通过各店的橱窗陈设,大概可以揣摩到当今沪上最新的中式服饰流行元素与“穿衣经”。世界女性们所钟爱的旗袍,就是以30年代旗袍为典型的。而30年代的旗袍,就是以海派旗袍为楷模的。当时的上海,是亚洲时尚的中心,是社会名媛的乐园。


茂名南路是适合放慢脚步,甚至驻足细细体味的。午后时光,在路边酒吧门口的椅子上翻翻报纸,看梧桐树叶静悄悄地落下,可以让身心都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