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首届青年英才校长奖】从普通青年到有为教授究竟有多远? ——记我校首届青年英才校长奖特等奖获得者龚学庆教授

21.11.2014  16:29
      从考进大学到成为教授究竟要花多少年?龚学庆给出了他自己的人生算式——4+1+3+3,共计11年。2007年,龚学庆29岁,作为青年海归人才被引进我校。那一年,他是我校最年轻的教授。       3年后,龚学庆开始陆续拿出更为亮眼的成绩单:2010年,和硕士生初丽娜与美国学者合作撰写的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 Science 上发表;同年,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与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再次发表于 Science ;2013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上海市“曙光学者”项目。       “年轻有为”,2014年11月2日,校外专家在我校青年英才校长奖评审会上对龚学庆给出评价,“发表论文数量多、他引次数高,是国际化人才,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且成果显著。”这样一位“有为教授”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图片说明:在科研方面一贯勤勉律己的龚学庆教授
  勤勉“点金”机缘巧合         “随遇而安”,这淡淡的4个字是龚学庆对自己一路走来的总结。然而,龚学庆“4+1+3+3”的人生经历是有些戏剧化的——幸运考进交大;苦读4年却遭遇保研失利,在家晾了1年;由“贵人”黄德音教授推荐,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留学,3年读完博士;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深造,做了3年博士后;博士后做完,经英国的导师胡培君推荐来到华理成为教授。       这是一条先抑后扬的曲线,生活好像跟龚学庆开了个玩笑,先让他栽了个跟头,耽误了1年时间,而后又给了他机缘,让他驶入科学研究的高速路。事实上,在背后支撑龚学庆渐渐升华的人生境遇的,是他始终不变的乐观心态与勤勉作为。       高三那年,交大来校宣讲,听了应用化学系老师的介绍,他就定下了选读化学专业的方向。进了交大,发现自己读的既不是优势学院,又不是热门专业,这些都没有令他灰心,他倒觉得“专业挺有趣的”。当时,他每日早出晚归去自习,周末也不休息,全身心投入学习,每周五晚上稍稍看看碟或者打打游戏就是他仅有的放松方式。他如此勤奋,只因为“周围同学成绩都挺好的,我也要努力。”       4年后,一门心思保研的他却落了个空,那时再准备考研已来不及了,即便如此,龚学庆也只是短暂低落了一下,紧接着就开始计划出国留学了。由于平日里的踏实与勤奋,黄德音教授乐意推荐他去英国留学。经过准备,1年后,龚学庆赴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以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       刚到英国的时候,他对自己所学的理论模拟还只是“摸不着头脑”的程度,但他每天两点一线,坚持努力学习,恶补物理与数学等各种知识。读博期间,龚学庆共发表了6篇SCI文章,其中2篇分别刊登于国际知名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与《物理评论快报》上。当时,他想得也很简单,“看到师兄做得很好,我也想要做好,尽快发一些好文章,尽快毕业。”       “我本科时就想过要去美国。”龚学庆很实在地表示,所以博士生涯结束后,他就申请去了美国读博士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他生活的重心依然是研究与学习。博士后期间,他又在《自然》杂志子刊《自然Ÿ材料》上发表了1篇有分量的文章。2007年6月,刚做完博士后的龚学庆在量子化学计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系统性学习与训练,在英国的导师胡培君的推荐下启程回国,来到我校担任教授。当时,胡培君是我校的客座教授,他表示,计算机模拟在催化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引进人才。  
图片说明:许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都有龚学庆的身影,他表示,只要积极参与学术圈的活动,就总能遇到很好的合作机会。
  打开一个个“黑盒子”         “黑盒子”里的“魔力作用”,这是过去人们对催化过程的描述。那时,催化剂的制备主要依靠经验,缺少严格的科学理论指导。然而,无法清楚地认知黑盒子里化学反应的机理,人们就难以摸清隐藏其中的规律,难以精准地对反应过程进行调控,那么,要高效率地提升催化剂的性能也就无从谈起。       龚学庆的科研工作恰恰有助于揭开黑盒子里的秘密。“我们掌握了一套计算化学的工具,可以运用它来计算、分析并解释一些实验现象。”这套工具就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简单地说,龚学庆的工作就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模拟并揭示实验过程与结果。实际上,要有效运用这套工具来解决具体问题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个多学科交叉的工作,需要化学、数学、物理与计算机等知识背景。并且,计算不是盲目的,需要事先进行合理的猜测,针对具体情况,还要对工具本身进行修补或完善。       龚学庆的到来,填补了我校理论催化人才方面的空白。“早在2002年,卢冠忠教授就提出所里要大力加强理论催化领域的建设。我看到胡培君教授发表的相关文章后,就积极与他联系,他先是做了客座教授,与学校开展合作,后来又推荐了龚学庆到学校来。现在,龚学庆已成为理论催化研究室的骨干。”工业催化研究所所长郭杨龙介绍。       汽车尾气治理方面的催化研究是我校的传统强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一大特色是将我国富余的稀土材料应用于催化过程。龚学庆来校后,对其中的催化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揭示了稀土元素特有的高度局域的f轨道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作用本质,首次提出了其作为“化学反应杠杆”的理论模型。通过多年持续、深入的研究,龚学庆正在一步步揭开汽车尾气净化这一“黑盒子”里的秘密,为设计、制备高性能稀土催化材料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依据,并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积累了进一步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坚持投入地做一件事,直到形成完整的、系统化的,具有普适性的理论体系。”这既是龚学庆的目标,也是他全身心投入科研的写照。       其实,不单单只有催化领域才有黑盒子的困扰。科研工作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的实验现象,需要科学理论加以阐明与分析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材料学院杨化桂教授就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会呈现类似菱形、平行四边形、橄榄球形等不同的形貌。他找到龚学庆来帮忙,经过计算与分析,最终阐明了这一现象的作用机理与形成原因,也因此在新材料领域取得研究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事实证明,龚学庆所掌握的这套工具大有用武之地。作为骨干,他参与了国家“973”项目3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项,共发表SCI论文66篇,他引次数超过1200次,H-index为23。2011年,我校计算化学中心的成立,也给予了他更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11月18日,我校“长江学者”龙亿涛教授领衔的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启动会,龚学庆也参与其中,未来,他还将在光电催化领域发挥作用。同时,他还加入了中科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  
图片说明:“龚老师对学生都挺好的,是很容易亲近的一个人。”研究生们如此评价龚学庆
  “暖男”执掌自由探索乐土         实验十四楼315室是个挺神奇的地方,那儿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学生们却自觉自愿,坐在电脑前勤奋地做着研究——有的在查阅文献,有的在编程序,有的在看分子结构图……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冒出一个新想法,可以随时跑到导师龚学庆的办公室去请教或讨论。记者走进去,看不出科研的严肃,倒是弥漫着一种乐土的感觉。对!那儿正是龚学庆所带的研究生的实验室。       一提到龚老师,大家喜笑颜开,冒出了好多形容词:“帅!”、“很绅士!”、“英伦范儿,气质好!”、“非常理解、体谅人的‘暖男’!”、“学术上很厉害!”……最后,还是自称大师兄的吴新平一语道破天机“龚老师对我们那么好,我们也要对他好!”       记者抬头一看,实验室墙上一张2014(秋)羽毛球排队安排表映入眼帘。原来每周打一次羽毛球已成为了实验室的必修课。吴新平介绍,这起源于一个男生的感冒,细心的龚老师由此发现,大家经常一头扎进实验室里,不利健康。于是他拿出经费,动员大家一起去打羽毛球。“龚老师还专门给我们装了排风扇,买了空气净化器。”余燕燕说。       “基础研究领域自由发挥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龚学庆主张,idea是科研的灵魂,要给研究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鼓励他们提出新想法。他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科研条件,在生活作息上也比较宽松,但在学术研究上却异常严格。讲解问题时,他会先透露一个大概的方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论文撰写也由学生先自由发挥,但绝不能随便糊弄。余燕燕介绍,她每次有了想法去找龚老师,龚老师总能疏通她的想法,点到要害。丁攀说,龚老师常常用逆向思维启发他们全面思考、寻找灵感。       作为博导,龚学庆至今已招收研究生21人,其中7人已毕业,1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人成为公司新成立的计算化学部门的带头人,2人经他推荐或支持正在海外留学。作为教授,龚学庆承担了2门本科生课程与2门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每年指导4-5名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同时,他全面参与了我校计算化学中心的建设,并2次组织召开理论化学国际研讨会。他的到来着实带动了我校“理论催化”学科的建设与前沿人才的培养。

      “乐观、积极向上,他身上有满满的正能量,能够带动身边的人也变得积极起来。”同事王海丰毫不吝惜赞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