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言巧语博信任 骗得钱财逃夭夭

17.05.2015  01:46

  骗术不断升级,市民防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日前,记者从上海检察机关了解到,如今骗子竟然将目光投向了防范意识较弱的未成年人,骗取未成年人的手机等财物。更有甚者,还将骗术跟自贸区“负面清单”搭上了联系,虚构出高额回报的理财产品,非法吸储数千万元。

   放学偶遇“捉贼人”协助“破案”丢手机

  人民警察是除暴安良的正义化身,也成了许多男孩、女孩的偶像。骗子就利用学生对警察的敬佩,动起了诈骗的歪脑筋。犯罪嫌疑人丁某以假装协助警方破案为由,要求学生帮忙“辨认坏人”,伺机诈骗数名中小学生手机多部。日前,丁某被长宁区检察院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我在帮警方查案子,能不能请你协助我辨认犯罪嫌疑人?”下午放学时分,丁某徘徊在大批学生会经过的路段,瞄准稚嫩单纯的孩子提出这一要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开始他的骗术。据受害人小李说,丁某竖起翻领,在对话过程中,他会时不时地拎高领子,转头低声说话,就像是在与搭档通过隐藏的耳麦沟通一样。“我刚才看到有扒手跟着你,现在我们就要去抓他,请你帮我们辨认一下可以吗?”小李听到这样的请求后,正义感瞬间爆棚,热情地答应帮忙。

  待被害人上钩以后,丁某就带其远离人群,目的地一般选择老旧的小区或者停车棚。他声称在执行任务中,不方便用自己的手机给同伴打电话,需要借用对方的手机,趁机学会手机解锁方式。待“通话”结束后,丁某又提出要让同伴把犯罪嫌疑人带出来,他去给犯罪嫌疑人拍张照用以辨认,但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请被害人躲在角落里。此后,丁某名正言顺地离开,逃之夭夭。而另一边,热心的孩子乖乖躲在一旁,许久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上当受骗了。

  小刘提示:中小学生大多心智单纯,缺乏社会经验。以此案为例,犯罪嫌疑人正是抓住了青少年这一特点,编造身份实施诈骗。对家长来说,平时在教育子女时,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遇事多留心眼、多思考的观念。尤其是,尽量不要给孩子购买过于高档的手机等物品,以免被不法分子盯上。同时,学校在日常教育时也要加强法治常识的普及,告诉学生们如何鉴别各类骗局。

   自贸区“负面清单”为噱头虚构高额回报理财骗局

  谎称其在上海自贸区开设的公司可以从事“负面清单”未涉及的外汇保证金交易,投资收益每月可达12%至18%,吸引十多名追求高收益投资者的数千万元投资款后挥霍。日前,浦东新区检察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陆某依法批捕。

  东北籍生意人秦先生从在上海的朋友处了解到,最近上海自贸区内做外汇投资很热火的情况后,决定亲自来上海看看。2014年2月,秦先生来到上海,通过朋友找到了入驻上海自贸区内的上海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陆某。陆某自称是该公司的执行董事,并向秦先生介绍说,上海自贸区是中央支持的重大金融项目,实行负面清单政策,凡是在负面清单上没有注明的项目在自贸区都可以做。他们公司从事的是“负面清单”未涉及的外汇保证金交易,是专业买卖外汇的,操盘手技术很高,在保证客户本金的前提下可以给投资客户至少每月12%的红利,真正的零风险投资。陆某一阵口若悬河的自捧后,还带秦先生等投资人到长兴岛参观他们公司外汇买卖交易平台。

  秦先生说,“2月24日我又来上海时就投了第一笔钱20万元,随后分别在3、4、5、6、7、8月分25次共投入人民币1000多万元。我投入第一笔钱的时候,陆某于3月中旬就返还给我2、3万元人民币,一般半个月就返还一次红利给我,我就感觉自贸区的政策真好,所以就一直投资……到了八月份我共分到红利300万元左右。之后就没有红利了,至9月29日陆某跟我说他到香港办点急事,要10月5日回来。可到了10月5日陆某又说要到10日才回来,我就一直在他公司等他。到了10日,陆某又说应该平台那边出了点问题,要他去解决一下。此后我就与陆某失去了手机联系,他只用邮件与我联系。10月19日陆某最后一封邮件叫我别急,钱会还给我的,之后我就再也联系不到陆某了。

  与此同时,其他多名投资人也都急着找陆某要钱,有的被迫无奈而报警。10月30日陆某被公安机关抓获。据陆某交代,之前他与赵某、朱某等人合伙做外汇,但不到一个月就亏了人民币68万。为了维持下去,他们就商量自己架设一个虚拟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平台,以代客理财的名义吸收资金,并承诺每月12%-18%红利返息。“在此过程中,我们吸引了秦某等十多名投资者共3000万元投资款,其中支付投资者红利返息共1500万元,其余钱款被我们私分了。”陆某供述说。

  小刘提示: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虚构了一个“高大上”的外汇交易,而被害人仅仅是对投资项目草草了解后就投下巨资。自贸区、负面清单、高收益理财……当这些热门词汇集聚一身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似乎是一个十分美好的场景。可投资这件事,不会无缘无故“天下掉馅饼”。其实,如果人们贪念少一点,骗子就会难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