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个国家和地区的66名顶级花样滑冰运动员会聚花滑世锦赛

25.03.2015  08:35

  今晚,一场“冰上盛宴”将在东方体育中心拉开帷幕。在“海上王冠”体育馆洁白的舞台上,来自全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166名顶级花样滑冰运动员将在这里谱写一曲美轮美奂的“冰雪奇缘”,上海这座南方城市,将在这里向世界展示中国冬季运动的新形象。

  中国冰上赛事新地标

  2011年9月,刚举行完世界游泳锦标赛的海上王冠“大变脸”,原来比赛用的标准泳池铺设并安装了固定的冰场设施。泳池变冰场,为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的成功举行,呈现了一座完美的赛场。

  从此之后,上海和冰上运动世界顶级赛事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多的时间里,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短道速滑世界杯、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索契冬奥会冰球资格赛,以及冰上雅姿盛典轮番或定期在海上王冠上演,东方体育中心成为了中国冰上赛事新的地标。一片具有国际最高标准的冰场,也在海上王冠这座多功能的体育馆拥有了最高“出镜率”。

  完备的硬件设施、成功的办赛经验,热烈的观赛氛围,给前来中国参赛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国际滑联的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2年,国际滑联提请上海申办2015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于是,就有了这一世界最高水平花滑赛事在今年3月与上海的美丽邂逅。

  冬季项目生根发芽

  上海缺少冰雪,但是不缺冰雪运动爱好者。这些年各项国际高端冰上赛事的落沪,让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喜爱上这项运动。

  2014年的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第一次拥有了冬季项目身影。花样滑冰和冰壶两个冬奥项目一亮相,就受到了热烈追捧:64支队伍170多名运动员报名冰壶比赛,100多名运动员角逐花样滑冰,如此热闹,让主办方“始料未及”。这几年,花滑、冰壶、冰球等项目的注册运动员人数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也使得全市的花滑、冰球等比赛的举办有了足够的群众基础。

  氛围渐起,冬季项目也开始走向申城的学校。体教结合培育人才的内容中,又多了“白色”篇章:2013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女子冰壶队代表中国大学生,第一次参加了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壶比赛。而依托徐汇区、松江区、静安区建立的冰壶后备梯队,已经初步形成大学、高中、初中、小学“一条龙”的青少年冰壶课余训练体系。

  如今在上海,全市共有7片长年冰冻的商业冰场,很多热门的冰场,周末还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景象。这几年来,随着冰上项目逐步走近市民的生活,还有不少新的冰场项目正在投资洽谈之中。国际滑冰联盟副主席扬·迪克在沪考察时就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上海的冰上运动,大有可为。"

  办好大赛助力申奥

  7月31日,国际奥委会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全体会议,投票产生2022年冬季奥运会最终的举办城市。这一次的花滑世锦赛,也成为了投票前的最后一次"摸底考"。上海市体育局局长、2015花滑世锦赛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永平说:"助力奥运,我们不仅要呈现一次出色的赛事,也要呈现群众的参与度和普及程度。"

  在去年索契冬奥会期间的推介会上,北京张家口2022年冬奥会申办委员会的官员就曾以上海为例,证明"北冰南展"在南方城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副主任兰立说:"上海的筹备情况已经得到了各方的交口称赞,但除了办赛能力之外,群众的认知度和普及度也将是冬奥申办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冰上运动在上海的生根,正体现了冬季项目在全国范围的发展。"

  略显遥远的冬季运动项目,却在上海这座南方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家"。冰迷的日渐增多,使得花滑世锦赛拥有了足够坚实的群众基础:比赛门票销售火爆,世锦赛前各种市民"大练冰"的体验活动,也是一票难求。

  今晚,当花滑世锦赛在上海呈现时,中国将向世界呈现对于冬奥会的热爱和期盼。通过花滑世锦赛,上海有信心也有能力为北京张家口申奥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