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在上海交响乐团成立

12.10.2015  19:53

      10月12日,上海交响乐团对外宣布,其正式成为“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平为基地授牌,标志着本市学生艺术教育再添新地标。

活动当天,由市教委、市文广局助力,上海交响乐团主编的音乐普及读本“音乐地图指南”也同期亮相。不仅如此,上交还透露,明年春季,酝酿已久的“音乐地图课堂”也将打响“开课铃”。届时,上海交响乐团多年倾力打造的艺术教育品牌“音乐地图”将涵盖MAP校园行、杂志、广播、读本、课堂五大板块,全方位地触及音乐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辐射不同需求的受众。

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上海交响乐团,历来将音乐教育视为其艺术生产之外的又一主要阵地。早在黄贻钧时期就推出了颇受乐迷欢迎的“上交室内乐系列演出”,并将高雅玄妙的古典音乐送进校园。在此基础上,多年来,上交深根厚植,于2010年率全国职业交响乐团之先,成立艺教部门,并在同年7月,联手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创办上海夏季音乐节,为全市青少年学生和广大市民打造跨界的亲民音乐盛筵,在同年9月推出音乐教育演出品牌Music  Advancing  Program(简称M.A.P.音乐地图计划),足迹遍布全市大中小学。近两年,上交更是重拳出击,先后创办了《音乐地图》双月刊杂志及同名的古典音乐广播节目,进一步拓展了观众半径。“音乐地图”计划初见雏形。

“音乐地图指南”——课本之外的音乐教育

放眼全球,音乐普及读本并不乏其数,编写主体也涵盖了唱片公司、专业广播电台及出版社等机构。反观国内,音乐类书籍也同样门类众多,但真正适合青少年的音乐读本却乏善可陈。作为“音乐地图”中的重要一环,在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前期调研、筹备及策划后,在市教委、市文广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国第一套由职业交响乐团主编的音乐普及读本“音乐地图指南”正式问世,并正式定名为《上海市学生经典音乐系列普及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成为上海市学生艺术教育实践基地献给全市中学生的第一份礼物。

读本》共分四册,围绕“厅院”、“乐器”、“人物”、“乐队作品”四个主题阐释,涉及除歌剧、合唱以及小型声乐作品之外的大部分古典音乐体裁,配以插图和浅显易懂的注解说明,更适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形象理解。与此同时,设计的“索引备查”,使其兼具了音乐工具书的功能,与现有音乐教材形成互补。学生们还可根据自身兴趣所在,通过每一册读本中留出的延伸阅读线索,拓展阅读,完成音乐进阶。发布会当天,学生代表从市文广局副局长贝兆健和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手中接过新书,成为了第一批读者。

据悉,近期,申城首批中学生将有望抢先阅读到《读本》,而普通观众也可通过上交官方平台购买。未来,上海交响乐团还会推出该读本的电子版,运用于即将在2016年开讲的“音乐地图课堂”中。

“音乐地图课堂” 把课堂搬进音乐厅

如果说《读本》将成为学生们的“音乐课堂”,那即将于明年春季推出的“音乐地图课堂”则将把整个剧院变身为艺术教育的大课堂。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音乐普及活动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单场音乐会为形式,配合主讲人(有时是指挥)的曲目讲解,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作品,但知识获得不系统。第二类则是以讲座为主,辅以PPT和音视频播放,但观众作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难以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经过与上海市教委反复研讨与论证,此番上交推出的“音乐地图课堂”兼具了两者的优势,并将其设计成完整的系统性音乐体验“课程”。

从2016年春季起,每月一期的“音乐地图课堂”将正式开课。它是由十堂循序渐进音乐课组成,以不拘一格的授课方式和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纵贯古典音乐发展史、涉猎不同音乐体裁及乐理知识,渐进式地引导观众消除对古典音乐的隔阂,激发起观众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每节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为互动授课阶段,主要讲解古典音乐的基本概念、乐器乐理等知识点,并配合管弦乐队常用乐器的现场演示。第二部分则为体验聆赏单元,通过观众与讲师以及艺术家们的话题互动、与乐队的“零距离”体验互动。通过系统性的授课与音乐会聆赏,使观众对古典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知。而据了解,“音乐地图课堂”将全部以公益价格进行发售,提供观众近距离接触古典乐的机会,让音乐走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