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七网]首届“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图]

22.02.2017  11:15

我国大型水面舰船的研制能力和水平究竟如何?未来的智能船厂是什么样的?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的难度到底有多大?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遥控潜水器何时深探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角逐极地的装备如何?……2017年2月17、18日,首届“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围绕“深海·智能·极地”,聚焦前沿理论、关键技术与未来发展。  

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是由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系列高层学术会议。论坛依托船海协创中心雄厚的科研与人才资源、广泛的对外学术交流平台,以建设海洋强国重大战略目标为背景,聚焦船海领域科技前沿、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深入开展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首届论坛以“深海·智能·极地”为主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协办,是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海油、中船重工、中船工业等央企专家学者的行业盛会。论坛于2月17日开设主题报告,18日开设四个分会场,来自国内船海领域四百余名资深专家与学者就热点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2月17日上午,论坛在上海交大船建木兰楼200号报告厅举行开幕式,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高润生出席并致辞,船海协创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忠钦院士致欢迎辞,开幕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吴旦主持。17日当天,论坛邀请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朱英富院士和林忠钦院士分别做题为《水面舰船总体技术进展浅析》和《中国制造2025和智能造船》的大会主题报告,并特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国船级社、中国船舶重工第702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11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做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涉及深海资源开发技术、全海深无人潜水器、智能船舶、豪华邮轮、超大型浮式保障平台、极地规则和装备等船海领域多个重大前沿问题。  

林忠钦代表上海交大和船海协创中心致欢迎辞。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部署,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和“十三五”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列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将依托中心雄厚的科研与人才资源优势和广泛的教育平台,聚焦船海领域科技前沿,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各国专家学者开展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搭建平台,以共同推进我国深远海极地资源开发装备等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产学研合作。    

高润生在致辞中表示,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具备重大任务牵引、重大平台依托、创新论坛交流“三大支柱”,举办首届创新论坛标志着船海协创中心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的框架基本完成。对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他提出,要实现协同创新必须坚持“三聚”,即在开发创新、共享创新和人才创新方面“聚焦协同理念”,在重大原始创新、国家重大需求、供给侧结构改方面“聚焦协同任务”,在加快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面”聚焦协同目标”。    

我国水面舰船研制水平和能力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为了适应国家防卫需求,近几年我国水面舰艇装备发展非常快速,可以说我们国家新型水面舰艇取得了跨越式的提升,在国际上属于先进。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国家水面舰船研制水平和研制能力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样就为我们国家海军执行远海防卫作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谈及我国水面舰船技术的进展,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富在学术报告中自豪地说了这番话。  

朱英富院士长期从事我国大型水面舰船设计,是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总设计师。他说,近年来,我国水面舰船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始终瞄准国际前沿,吨位不断增长,远洋航行环境进一步优化,舰船的信息感知能力、火力武备精准度、隐身技术等显著提高,在技术和能力体系上已经与世界海军强国站在了同一梯队。  

来源:尚七网 2017.02.20  

原文: 首届“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创新论坛在上海交大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