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班正常率不足七成 多数航空公司未推补偿规定

23.06.2015  17:37

  据新华社海口6月22日电

  根据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航班正常率为68.37%。飞机常常“迟到”,“延误属正常、准点属幸运”成为一些旅客乘坐航班的感受。

  航班延误为何越来越多?延误赔偿到底谁说了算?

   飞机频繁“迟到

  6月16日,海口市民赵启刚拨打东方航空客服电话,对方告知航班延误不属于航空公司造成,故无法提供延误补偿。

  赵启刚于5月26日乘坐FM9270从海口飞往上海遭遇延误,原本14点30分航班延误至19点20分起飞。期间,航空公司为乘客提供免费饮料并向乘客解释航班遭遇“空中管制”,尽管航空公司采取一系列举措仍难以抚平赵启刚的不满。

  赵启刚的遭遇只是一些遭遇国飞机晚点乘客的缩影。日前,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2014年全国民航航班运行效率报告》显示,去年我国航班正常率为68.37%,准点率不足七成。

  事实上,“延误属正常,准点算幸运”成为近年来一些国内乘客的感受。因为“等待的焦躁”,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昆明等多地机场均出现因航班延误引发的乘客同机场、航空公司之间不同程度的冲突,“候机楼暴力”也让中国民航业感到尴尬。

   航班安排过密

  记者采访各航空公司得知,影响航班准点的因素很多,不仅是天气,机场、航空公司等也在航班准点率中扮演重要角色。

  报告显示,去年导致航班延误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空管(含流量)和天气原因,分别达到26.41%、25.33%和24.34%。

  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飞行员介绍,“航空公司自身原因”主要包括飞机晚到、调配原因、机械故障及空勤人员操作延误等,其中飞机晚到是最重要的原因。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也有不少航空公司为了获利,把航班安排过密,这样一旦一架飞机出现问题,会连累后面很多航班。虽然民航出台过延误赔偿的规定,但赔偿金额并不高,延误问题也难以引起航企的足够重视。

  而报告中提及的“空管”(含流量)则成为现实尴尬。在航班延误中,除了天气原因,“流量控制”、“航空管制”常常是乘客听到最多的解释。相对于看得见的天气,这些在乘客看来“莫名其妙”的延误原因,也更易引发乘客的不解与愤慨。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教授李晓津表示,导致飞机延误更为重要的原因是日益增长的航班与空域资源之间形成的“剪刀差”。“目前,中国航班增速很高,但是民航可使用的空域却相对较少。‘空路’比较拥堵,空域负荷才是航班延误的瓶颈问题。”  

  网民“龙图”说,航班延误之后,机场方面和航空公司往往在一句“抱歉通知”之后,似乎“天气原因”、“航空管制”成为“免死金牌”而对于乘客而言,官腔式的“万能抱歉”传递的有效信息太少。“延误原因似谜一样,各航空公司和机场管理方信息不一致,各方都想把责任推开。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乘客又怎能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