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首个“中国航天日” 钱学森图书馆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精彩纷呈

25.04.2016  13:58

4月24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钱学森图书馆广场上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吸管火箭打靶竞赛、太空种植植物展示、大型水火箭特色模型、模拟火星地面、四轴稳定飞机飞行展示、气火箭制作……一项项引人入胜的航天特色科技作品在广场展示台上轮番上演,由来自上海市各所航天特色学校的优秀青少年科创团队带来了航天特色作品展演。  

4月24日,中国迎来了首个“中国航天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联合指导下,钱学森图书馆与上海市宇航学会、上海科学创新教育研发中心共同主办了本次“我的航天梦”上海市青少年航天特色作品展示展演活动。  

在当天的展演活动上,来自光明小学、上虹中学、申莘小学、同济大学实验学校、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和七宝第二中学的同学们轮番上台,上演一幕幕航天科普特色秀,在钱馆特意搭建的舞台上展示着自己的航天梦想。  

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变小压力就会变大,气火箭就是利用这种压力飞上天的。”在活动当天的展示摊位上,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向好奇围观的人们认真介绍自己的气火箭制作项目。“希望将来我也可以成为像钱学森那样伟大的科学家,造出真正的火箭和飞船,帮助祖国征服宇宙、征服太空。”一位同学这样说道。  

钱学森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张凯向记者介绍,这并不是钱学森图书馆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创实践的优秀平台,钱学森图书馆经常面向青少年推出“航天动手做”、科普观影会、科普沙龙等许多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并联系周边学校共同开展青少年科普创新实践活动。  

于此同时,在钱学森图书馆的二楼,每周末固定开设的青少年科普品牌项目——“航天动手做”周末公益课堂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今天老师讲授的课程内容是电动滑翔机,教小朋友们利用电机,螺旋桨,机架,轮子等材料制作一架电动滑翔飞机,就能真实再现滑翔机的飞行。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的讲解,迫不及待地摆弄着手中的材料,想要自己动手来制作。作为钱学森图书馆的青少年科普品牌项目,“航天动手做”已开展三年有余,每周课程几乎场场爆满,培养了一批忠实的小粉丝。  

当天来参与课程的赵悠游小朋友,就是钱馆“航天动手做”的常客。家长们表示,非常高兴钱学森图书馆能够提供这样一个活动的平台,不仅让父母和孩子有了周末的好去处,更能够通过这样的动手课程,从小培养孩子们动手探索的习惯和科学创新的意识。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6.04.25 

原文: 首个“中国航天日” 钱学森图书馆青少年航天科普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