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思源致远·校友工作坊”举行首期培训课程[图]

27.04.2015  13:26

2015年4月22日至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办公室举办,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办公室承办的上海交大“思源致远·校友工作坊”举行首期培训课程“互联网思维与领导力提升”。上海交大副校长张安胜,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冒巍巍,安泰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田新民、院长助理兼EMBA项目主任任建标出席课程结业仪式。来自各院系的30余位校友工作人员参加了交流培训。

张安胜在致辞中指出,“思源致远·校友工作坊”培训课程是加强学校校友工作队伍建设,提升校友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定期培训,能够更好地增强广大校友工作老师的凝聚力,学习先进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升学校校友联络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中,交大人对校友工作必将有更高、更新、更全的认知,交通大学需要为校友提供贯穿终身的优质服务,需要凝聚广大校友的力量,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支撑。

田新民从校友组织、校友俱乐部、校友活动等维度,分享了安泰经管学院近年来在校友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表示,校友工作对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树立服务校友、服务校友企业的观念,促进校友、校友企业与母校共同发展。

本次“互联网思维与领导力提升”培训分为“团队建设与实践”、“720°领导力特质分析”、“校友工作坊”、“互联网思维与创新”等四大模块。“团队建设与实践”课程中,大家全情投入,充分体验到团队合作融合对校友工作的重要性。“720°领导力特质分析”中,安泰EMBA课程教授黄志猛为校友工作者进行了领导力特质测试,帮助大家认识规律、扬长避短,从而实现知己、知彼、知异、有效沟通。在第三模块的学习和讨论中,冒巍巍介绍了学校校友工作的新举措,未来校友工作将实现“局部性工作到全校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到长期性工作,单一校友捐赠到多形式资源整合,传统联络模式到平台互动模式”的四大转变,构建以“搭建平台、拓展人脉、共赢互利、创造价值”为主要内容的校友生态圈。在第四模块中,任建标教授通过《互联网思维与创新》课程,指导校友工作者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不断在理念、工具、流程、模式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方法与互联网思维格外重要。

与会老师还分成小组,围绕“学院校友工作模式”、“新媒体技术在校友工作中的应用”、“新的交大校友信息系统在工作中的应用”、“如何完善校友服务体系”、“校友资源在学校以及院系发展中的作用”等多个维度和角度,对校友工作的开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在交流中寻觅共存的问题,探讨解决之道。

通过两天的交流与培训,与会老师分享了工作经验,提升创新思维与工作理念。张安胜与田新民为参与此次课程的老师颁发了培训证书。

本次培训的举行,正逢上海交通大学119周年校庆活动圆满落幕,120周年校庆各项活动筹备工作陆续启动,通过多个模块化的系统学习,为学校与各院系校友工作者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凝聚了全校校友工作老师团队,将互联网思维与先进工作方法引入校友工作中,对于促进学校校友工作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