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红地毯" 居民自觉响应"少放不放烟花爆竹"倡议

19.02.2015  17:00

  东方网2月19日消息:昨天是除夕。继本报再发“过年少放烟花爆竹”的倡议后,记者昨夜今晨走访了本市十多个路段和小区,发现与往年相比,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少了,扫之不尽的鞭炮屑少了,空气中也闻不到刺鼻的硝烟味,市民大多选择在安静、祥和的气氛中迎接羊年新春的到来。

   禁放区域静悄悄

  昨晚10时多,记者来到长宁区番禺路新华路附近。新华路64弄小区门前站着两名执勤民警,脚边摆着一个灭火器。新华路216弄弄口,记者恰好遇到了新华路派出所副所长杨警官,他说,新华路一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更是加强了监管,“没有发生什么异常情况,这对我们来说是好消息。

  随后,记者又来到南京西路、杨树浦路、浦明路等路段,作为鞭炮燃放的“禁区”,街面上都有民警巡逻。少了“噼里啪啦”的声响,张灯结彩的街道依旧喜气洋洋。

   灭火器材无用处

  陕西北路上的华业小区一直以来都是燃放禁区。昨晚,65岁的志愿者侯文玲提着灭火器在弄堂里逛了一圈又一圈,连犄角旮旯都不放过,但最终“无功而返”。侯阿姨说,春节前夕,街道和居委会就在小区里反复宣传禁放烟花爆竹,看来是真正起到作用了。

  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小区贴出“少放、不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一些还在空地上划出集中燃放点,居民大多配合。家住徐汇区的王小姐说,小区里“红地毯”铺不起来,不等天亮就被清扫完毕;家住闵行区的孙女士今晨发微信感慨:“今天全家居然不是被鞭炮吵醒的,真难得!

   警民联动保平安

  今年,上海公安按照超常规的标准,在除夕夜启动社会面防控一级勤务等级,全体民警上岗执勤到凌晨3时多,对医院、加油站、文物保护单位等重点场所周边更是严格管控。昨天深夜,记者跟随长宁警方巡逻至法华镇路延安西路的一处敬老院门前,发现铁门紧闭,楼内不见灯光,老人们早已进入梦乡,但执勤的民警依旧在寒风中来回巡逻,劝阻不文明燃放行为,杜绝火灾隐患。

  此外,记者从市、区两级的综治办、政法委获悉,除夕夜,上海共有7万余名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小区,协助民警进行巡逻和劝阻。33岁的唐怡宁是“上海音速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的一员,他被分派在南京西路静安公园门前执勤。春节前夕,他和伙伴们就接受了多次培训,熟练掌握了消防、急救等各项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