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选择专业也是门技术活儿

01.04.2015  20:11
  今年,四川不少高校开始推行“大类招生”,即招生时不分具体专业,按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进校学习一年或半年后,对专业分类有了一定了解,再根据本人意愿、兴趣、就业需求等选择专业。
  专业选择的适当与否,不仅决定学生能否在大学里依照自己的兴趣学习,也决定了之后4年内将收获一份什么样的大学生活,甚至决定了未来就业的走向。但,目前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读大学、选专业仍是在高考填志愿时“定终身”,甚至受到家长意愿的影响,未必能作出理性、合适的选择。
  此前,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客户端、手机搜狐联合发起的一项调查(10005人参加)显示,当初在报考志愿时,67.0%的受访者并不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67.9%的人承认,自己是“盲目的”;71.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可能,想重新选择一次专业;92.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学生盲目选专业的情况很多,其主要原因有:高中阶段只注重学习,社会信息闭塞(57.9%),对高校专业了解有限(41.6%)。
  高校实行“大类招生”、推迟选择专业,给学生更多机会考察大学专业的内涵和实质,多一些缓冲和深入了解的机会,确实能避免选择上的盲目性,这种做法值得推广。但是,推行“大类招生”只不过是改革的第一步,还需要高校有配套的完善机制做铺垫,为学生自主、自由选择专业保驾护航。
  首先,应施行自由转专业的机制。当下,在转换专业时,一般各高校都会设置一定的考核和条件限制,只有少部分人才能自由转换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去。据报道,中国科技大学是较早完全放开转专业的大学,已施行10多年;中国农业大学也于2011年开始推行“无门槛”转专业改革。
  其次,应建立、健全专业选择的指导机制。无论是“大类招生”,还是“无门槛”转专业,都不是将选择权完全下放给学生,毕竟,不是所有学生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有较为清晰和准确的了解,很多学生仍然需要专业上的咨询和指导。
  2011年,上海大学也实行了“大类招生”,还完善了专业分流信息发布平台,向学生提供各类信息,如各专业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科研资源、各类成果、专业学习要求,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去向、最低薪资、考研情况、出国留学情况等,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提供更多帮助。2012年,中国科技大学又成立了学生学业指导中心,其职责之一就是教学生如何选择专业。
  第三,要完善弹性学分制。让学生推迟、自主选择专业,还要允许有“试错”的机会,这就要求学校应完善弹性学分制,不一定在大学4年内必须完成专业学习。据3月24日的媒体报道,美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全美公立高校本科生仅有三分之一能顺利毕业,拿到学位所需平均时间为4.6年,私立高校比公立高校高20个百分点,53%的本科生可以正常毕业。据悉,美国学生无法按时毕业的原因之一就包括,在校期间转专业会让学生多花一到两个学期学习时间。
  最后,自由、自主选择专业并不是让学生“任性”而为,其根本前提仍是“宽进严出”,高校应坚守这个底线原则,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才是专业选择放权的终极目标。
  http://zqb.cyol.com/html/2015-03/31/nw.D110000zgqnb_20150331_4-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