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联体女婴将在上海手术 首用3D打印技术辅助
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西臀部联体女婴将于后天(6月9日)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分离手术,这是自2000年以来该院实施的第7对联体儿分离手术。本次分离手术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精准辅助。据悉,这在我国儿童医院联体儿分离手术中属首次。
双胞胎女婴臀部相连
据介绍,该对联体女婴于今年3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人民医院,产前检查认为是双胞胎,在施行剖腹产后发现为臀部相连的联体儿,属罕见畸形。生后三天,即3月20日急转至上海,被收治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入院时查体发现两联体儿为臀部联体,两女共用一个肛门。CT提示患儿臀部软组织相连,骶尾骨相连,椎管相连。钡剂灌肠检查显示,两患儿肛门开口处共用一段长度<1cm的肛管,其上方有各自的消化道,总体呈Y型。
完善相关检查后,医院组织了包括普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心脏外科、新生儿科、放射科、麻醉科及医务科进行全院大会诊,通过讨论并结合既往该院联体婴儿治疗的经验,以及借鉴文献报道的经验,考虑本例联体儿病情稳定,决定选择患儿3个月、总体重10kg左右时作为手术最佳时机,既有利于患儿耐受手术、有利于手术操作,同时也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随后,医护团队继续加强营养支持,完善并随访必要的检查,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同时,“天使妈妈”基金的及时介入,并向患儿资助20万元人民币,这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家属的经济压力,也有利于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方案。
为了增进联体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和交流,同时有利于体重的快速增长,联体儿43天时(4月29)被从NICU转至外科普通病房,并安排了单间病房以保护隐私和照看方便。在父母和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联体儿的体重增长迅速,截至2015年6月6日(第81天)总体重已增至9.55kg,每人每天奶量达1000-1200ml。
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分身”
近日,通过普外科、神经外科、整形外科、麻醉科、放射科、手术室、PICU等团队的多次商讨,以儿外科专家郑珊教授领衔的团队决定于6月9日对江西联体儿予以实施臀部联体分离手术+乙状结肠单腔造瘘手术。联体儿分离手术中,普外科团队将进行会阴部重建、肛门成形、直肠周围肌肉环的重建,神经外科团队将进行骶尾骨分离、硬膜囊分离修补、马尾神经的分离,整形外科团队将进行皮瓣设计、创面的覆盖。此手术的难点在于神经系统的分离及修补、直肠肛门的成形及肌肉环的重建以及皮肤创面的覆盖修复。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郑珊说,联体婴儿属极罕见的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50000-1:200000,男:女约1:3,绝大多数连体婴儿为胸腹连体,臀部相连的病例在国际上比较罕见,约占18%。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2000年成功分离了罕见的联体婴儿,使联体儿分离技术位居全国领先水平。自2000年以来,儿科医院共成功分离了4对对称联体儿,2对不对称联体儿,其中1对是异常复杂的胸腹盆联体和伴有复杂心脏畸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小儿外科既是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本次江西联体女婴的案例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在全国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等比例地还原了患儿臀部联体的脊柱、皮肤融合的情况,直观地展现了患儿骨性连接和皮肤连接的部位和程度,可以虚拟地进行术前切割,皮瓣翻转,为手术方案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这在我国儿童医院联体儿分离中属首次采用3D打印技术来精准地辅助手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