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上海科技奖】模态脑功能定位 精准手术与放射治疗脑肿瘤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研究项目获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3.03.2017  01:28

新闻中心讯 我国每年新发原发性脑肿瘤约280,000例,脑肿瘤发生率年增长1%-2%,年致死率与致残率居各类恶性肿瘤第四位,已成为危害国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手术联合放化疗是脑肿瘤的规范化综合治疗策略。然而,脑部手术和放疗面临高致残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华山医院吴劲松教授团队针对围手术期脑功能区精准定位和保护开展相关系列研究,项目“基于多模态脑功能定位的脑肿瘤精准手术与放射治疗”荣获2016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此项目围绕多模态技术开展创新,建立了多项脑功能定位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转化应用于临床。通过自主研发“脑功能刺激任务交互系统”,为多模态脑功能定位新技术体系的推广提供了重要平台和载体。同时,项目组创立了国人汉语脑语言区分布新图谱,揭示汉语脑语言中枢的特异性位点,该模型不仅可以指导大脑汉语语言区的精准手术,也为汉语神经语言学的理论研究提供直接证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神经影像学权威杂志Human Brain Mapping和神经科学权威期刊Brain上。

项目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完成功能神经导航的临床试验,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神经外科权威杂志
Neurosurgery发表,率先开展高场强术中磁共振引导脑肿瘤手术的循证医学研究,中期结果摘要发表于Lancet杂志,并荣获全美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年度神经肿瘤奖”。上述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可显著提高脑功能区肿瘤手术全切率,降低术后偏瘫率。同时,通过创新性应用多模态脑功能定位技术指导胶质瘤术后放疗靶区的定义,强调靶区勾画的精准性和脑功能保护,不仅延长了患者生存期,还有效降低了患者整体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