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海派文化脉络 徐家汇源推出城市定向漫步

29.04.2019  11:11

图说:徐家汇源推出城市定向漫步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纪念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明末著名科学家徐光启诞辰457周年,昨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派之源·寻源之旅”城市定向漫步在徐家汇源景区举行,带领市民游客一边参观景区一边探寻海派文化脉络。

  徐家汇源景区是集历史建筑、文化、教育、商业购物等多方面为一体的综合人文景区,得名于明朝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徐光启,成为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源头重镇,也被视为海派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徐家汇源景区内有着众多全国知名乃至世界闻名的资源实体,被誉为“生活着的百年上海”。

  昨日,游客领取景区旅游护照后,开始城市定向漫步,探访海派之源。游客走进徐家汇天主堂,“阅读”被称为“远东第一大教堂”的哥特式双塔建筑,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利玛窦和徐光启协力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著作,西方科学从此传入了中国;徐家汇藏书楼,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南春华堂,是上海现存最早的民居明代建筑……这些景点和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电影博物馆,交织而成4条城市定向漫步线路。

  在土山湾博物馆内,徐光启十三世孙徐承熙先生、曾获“徐光启奖”和“利玛窦奖”的著名学者李天纲教授和游客面对面交流,从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最早看西方”谈起,追忆中西合璧400年的历程。二十世纪中期,徐光启十二世孙徐海林先生将八大本徐氏家谱捐给了国家,并将徐光启墓和祠堂捐献给国家管理。1957年,上海市文化局修复了徐光启墓,墓地所在的光启公园,现已开辟为一座纪念园林,内有徐光启纪念馆,已经成为人们探寻海派之源的必到之地。

图说:徐家汇源推出城市定向漫步

   附:徐家汇源知名景点

  ·徐光启墓、光启公园:原为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敕建墓地,始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历代均有维护。曾名南丹公园,后为纪念徐光启更名光启公园。光启公园现为一座纪念园林,园北为徐光启墓地,园西为徐光启纪念馆,东部为休闲活动区域,点缀若干与徐光启有关的碑廊、雕塑和残件。

  ·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藏书楼由天主教耶稣会士于1847年创办,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缩影。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两幢建筑。藏书中,1800年前出版的西洋善本中的早期中外语言对照辞典、中国经典西译版本、中国文学经典西译版本、欧洲汉学资料等最具特色。

  ·徐家汇观象台:中国沿海第一座观象台,被誉为“远东气象第一台”,10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对上海的气象观测,是世界三大测量基准点之一。

  ·徐家汇天主教堂:又称圣依纳爵堂,曾为远东第一大教堂,至今也是上海最大的天主堂。

  ·土山湾博物馆:土山湾位于徐家汇南端,肇家浜在此转弯,因疏浚河道,堆土成“”而得名。1864至1960年,上海耶稣会在此建立土山湾孤儿院,历时百年。土山湾博物馆分牌楼厅、徐家汇厅、土山湾厅和传承影响四大主题展厅。土山湾厅中还放置着当年土山湾工艺院曾使用过的印书机。土山湾博物馆中的展品是珍贵的艺术菁华,也是文化瑰宝,展示了土山湾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影响和历史地位。

  ·上海电影博物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孕育了联华、电通、新华、昆仑、文华、海燕、天马等电影企业,曾被誉为上海电影的“好莱坞”;1949年11月16日,上海电影制片厂在此诞生,成为中国三大电影基地之一;2013年6月,上海电影博物馆在“上影厂”原址落成开馆。

  ·徐汇中学:徐汇中学前身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主教耶稣会创办的徐汇公学,又名圣依纳爵公学,素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之称。1931年改名徐汇中学,1953年由政府接办改为公立。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地质学泰斗翁文灏院士、“近代雕塑之父”张充仁、原卫生部长陈敏章、中科院副院长严义埙、世界著名原子物理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周知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兴铭、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应洛、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翻译家傅雷、戏剧家洪深、现代作家叶辛等等,都曾就读于此。校内的崇思楼,是上海市优秀保护建筑,徐汇区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