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肿瘤医院陈海泉教授赴瑞士介绍中国诊治经验

27.09.2017  20:21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赴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胸外科访学并参加日内瓦食管癌会议。瑞士访问期间,陈海泉教授所介绍的中国早期肺癌及食道癌诊治经验获得国外同行的一致认可。

据悉,苏黎世大学医院位于瑞士苏黎世的中心区域,临近机场,火车站和苏黎世湖。苏黎世大学医院是苏黎世第一所医院,历史可以追溯到1204年。它同时也是是欧洲最大的和最重要的教学医院之一,拥有43个科室和研究机构,并在健康护理、研究教学以及人文关怀方面享誉欧洲。其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顶尖医疗团队可以为许多疾病提供世界级水平的治疗。

在瑞士苏黎世医院胸外科,陈海泉教授作了题为《早期肺癌:机遇和挑战》的学术报告。

他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癌CT筛查在我国特别是大中城市已越来越普及。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大多可以手术切除且预后良好,能够显著提高肺癌治疗效果。但是,筛查发现的大量以磨玻璃成分为主要表现的肺结节也给中国的胸外科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这类结节恶性的比例高但恶性度通常较低,发展相对较慢。对于这类肺癌,如何提高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病人进行手术避免过度治疗?如何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并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干预?如何选择合适的微创切除手段,既能切除病灶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肺损伤?如何制定合理的术后随访计划避免不必要的检查?这些都是中国胸外科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多年来致力于早期肺癌的全面微创个体化诊治体系的建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在该领域的临床实践及科研水平均位于国际领先水平。在早期肺癌筛查中,肿瘤医院开设了低剂量螺旋CT筛查门诊,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治,医院率先采用术前CT引导下的带钩钢丝定位,确保了手术中能够及时、快捷地找到微小癌的病灶位置。在微创治疗中,陈海泉教授率先提出了肺癌3.0微创理念,强调微创技术在脏器保护和肿瘤根治彻底性的系统性实践思考。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得到苏黎世大学医院胸外科主任Walter Weder教授高度认可和评价。

在日内瓦食管癌会议上,陈海泉教授介绍了来自复旦肿瘤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在食道癌手术中,究竟是经“左胸”切口好,还是经“右胸”切口好?在两种最经典的食管癌手术方式难分优劣、争执不下许多年之后,陈海泉教授研究团队用历时3年入组300位患者的的前瞻性研究,给出了他们肯定的答案:“右胸”更具优势。

会议上,陈海泉教授用数字说话,右胸”手术相比较“左胸”手术,显著改善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生存--“右胸”手术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为51%,而“左胸”手术患者为31%。

陈海泉教授明确表示,“右胸”手术患者明显的生存获益,在于“右胸”手术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更加彻底全面。在本次研究中,“左胸”手术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8个,而“右胸”手术为22个,多出4个淋巴结的清扫,很大程度上清除了极易给患者后续复发、转移所留的“祸根”。基于此结果,陈海泉教授也介绍了我院另外一项旨在比较不同范围淋巴结清扫的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更加广泛的颈胸腹三区域淋巴结清扫切除了更多的转移淋巴结,提供了更为准确的疾病分期。目前这项研究正在进行,期待长期的随访结果能为食管鳞癌的合理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多位与会嘉宾均为陈海泉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点赞,纷纷表示,中国专家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争议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和应用前景,是食管癌外科手术领域内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