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妈妈患肾脏肿瘤坚持生下孩子 沪市一医院为产妇切瘤

25.08.2016  19:36

图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年轻妈妈怀孕期间查出患癌症仍坚持先生下孩子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有这样一位妈妈,怀孕4个月意外查出肾脏肿瘤,不忍心放弃腹中胎儿的她坚持要先把孩子生下,就在这短短几个月的孕期,肿瘤疯长到30厘米。幸运的是,剖宫产仅三周后,该院泌尿外科为她切除巨大肾肿瘤。手术顺利完成,目前状态平稳。

  据主刀此次手术的市一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泌尿系肿瘤科主任王翔教授介绍,对于妊娠期合并肿瘤的患者而言,孕妇特定的身体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肿瘤生长,对于产妇和胎儿都是极大的威胁。事实上,如果能在备孕时或孕早期悉心做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类似肾癌这样的肿瘤通过常规腹部B超检查即可早期发现并更早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治疗。

   怀孕4月发现肾脏肿瘤坚持34周生下孩子

  秀秀(化名)来自新疆边陲,去年5月曾怀上一对双胞胎却不幸流产。再次怀孕后,命运却又给了秀秀一次沉重的打击,在孕4个月时,医生发现她的左侧肾脏有个肿瘤。医生劝她终止妊娠,先切除肿瘤,而秀秀却坚持要先把孩子生下来。

  因为孕期的特殊状态,人体分泌的激素会刺激肿瘤迅速生长。等强忍着病痛折磨的秀秀坚持到孕34周剖腹产诞下一名男婴时,左肾肿瘤已经长成骇人的庞然大物,最大直径接近30公分,肿瘤下缘抵达盆腔,上缘挤压胰尾和脾门,简直似一“小恶魔”霸占在秀秀的肚子里,企图侵占更多的“地盘”。

  孩子平安了,妈妈的病情愈加危险。经再三考虑,初为人母的秀秀告别刚诞生不久的儿子,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上海市第一人民院泌尿外科。

   手术风险大却是唯一生机

  “到我们医院的时候,患者剖宫产后仅仅两周。经检查,肿瘤最大直径接近30厘米,与邻近的肠管、胰腺、脾脏、血管等靠得比较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泌尿系肿瘤科主任王翔教授介绍说,患者在孕后期罹患妊娠高血压病,剖宫产术后机体凝血功能、激素水平及应激状态还没有恢复正常水平,对医生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手术风险很大,可能切开腹腔后发现肿瘤无法切除,或者手术过程中发生大出血或者肿瘤周围脏器损伤,比如胰腺、脾脏、肠道损伤等,此外,患者剖宫产后的应激反应、血液高凝状态及激素水平紊乱等全身并发症,还有麻醉风险,都有可能危及生命。但是,手术切除肿瘤是秀秀的唯一生机。

  市一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积极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在反复谨慎斟酌和讨论的基础上,制定了最为合适的综合治疗方案。

  8月17日,手术正式开始。市一医院副院长、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夏术阶教授挂帅上台,历时3个多小时,成功切除了这个罕见的巨大肾脏肿瘤。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醒来后状态也比较平稳,目前在进一步康复中。

  据王翔教授介绍,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由于肾脏有两个,一个肾脏病了,另一个具有代偿功能,所以肾功能还能维持正常,患者也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肾癌有个典型的三联征,即血尿、腰痛、腰腹部肿块。但是,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往往已经到了肾癌晚期。但其实肾癌的发现一点都不难,常规的B超检查就能发现。”王翔教授特别强调,平时定期体检很重要。临床上有不少患者是在体检的时候偶然发现的。特别是40岁以上,有肥胖、吸烟、压力大等情况的男性更要重视定期体检,每年须做一次B超检查。

   孕期发现肿瘤何去何从?

  记者了解到,其实妊娠期合并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其是妇科肿瘤。有些患者可能在孕前就已经发现,有些患者是怀孕后才发现的。妊娠合并肿瘤往往令人纠结,究竟该怎么办?舍弃孩子治疗疾病,还是保住孩子,任肿瘤危及孕妇的健康?

  市一医院妇产科贺银燕副主任医师介绍说,孕期发现肿瘤,在临床上是有明确的诊疗规范的。一般孕24周之前发现肿瘤,建议引产。因为孕期的特殊激素水平,可能会刺激肿瘤迅速生长。而且随着肿瘤的生长,消耗越来越大,需要更多的营养支持,会与胎儿一起掠夺母体的营养,而且掠夺能力超过胎儿,不仅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对母体的损耗也是极大的;超过28周发现肿瘤,等胎儿相对成熟后提前剖腹产,然后再进行针对肿瘤的治疗。如果在孕24-28周之间发现肿瘤,通常会综合家属的意见,考虑要不要孩子。如果想要保住孩子的,也可以同时尝试孕期化疗,但是化疗可能会使胎儿畸形的发病率提高,需慎重选择。

  另一方面,有些人也会担心,肿瘤和胎儿共用母体的血供,肿瘤细胞是否会通过血液进入胎儿体内。贺银燕主任坦言,确实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胎盘有屏障功能,同时还有同种异体免疫机制的存在,所以肿瘤细胞种植到胎儿体内的概率不高。

来源: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