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肾脏日""上海肾脏周"之际仁济专家提醒市民警惕"沉默杀手"

09.03.2016  16:05

慢性肾脏疾病由于高发病率、低知晓率等特点,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沉默的杀手”,近年来,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消耗大量卫生资源的慢性疾病之一。  

在第11个“世界肾脏日”及第三届“上海肾脏周”到来之际,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倪兆慧教授坦言,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在国内外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大约1.2亿),而且慢性肾脏病有年轻化趋势,继发性肾病患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红斑狼疮等发病率的提高,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与死亡率呈现逐年增加。  

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有年轻化的趋势,这与生活中过多使用劣质美白护肤品、过多使用减肥药、染发剂等因素有关。例如,不少女士都喜欢化妆,尤其偏爱一些美白产品。然而,如果长期使用一些劣质的美白产品,不但变美不成,还会对健康造成伤害。原来是美白产品中大量的铅与汞中毒所导致的急性肾衰竭。  

专家指出,很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狼疮性肾炎等都可导致慢性肾脏病;此外还包括高尿酸血症、某些肾毒性药物的使用、Alport综合征等一些遗传性疾病也都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在我国已迅速成为引起尿毒症的第二和第三位的病因,痛风患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也成为我国患肾病的“危险人群”。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成年肾脏病实际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的,认识儿童时期就存在的肾病高危因素及事件,对于识别并早期干预有慢性肾病高危风险的人群,从而早期预防干预降低尿毒症的风险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这次“世界肾脏日”及“上海肾脏周”活动中,包括中华医学会及上海分会的肾脏病专家们倡导,在儿童中普及肾脏病的认识及教育,聚焦早期诊断及治疗,通过健康宣教,早期监测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儿童肾脏,防止儿童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及早治疗儿童先天的和后天获得的肾脏损伤。  

目前我国有慢性肾脏病患者约1.2亿,而实际上仅有12.5%的患者知晓自己患有肾脏病并进行治疗。由于知晓率低,许多患者早期未及时发现和治疗,最终发展成为尿毒症,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在许多中小城市或边远地区,来自透析室的统计,大概有30%~50%的患者发病时就已经是尿毒症了。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众多导致死亡的疾病中,慢性肾病的死亡率逐步增加。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说明提高我国民众对肾病认知知晓率以及及早发现与及时治疗肾脏病刻不容缓。今年世界肾脏日的主题是“预防慢性肾病,应从儿童开始”,旨在使人们认识在儿童期产生的肾脏损害对未来健康的威胁,从而将肾病防治的关口再次前移。  

专家同时强调,肾脏病防治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阶段性。早发现早诊断,防治规范,才能提高慢性肾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多数慢性肾脏疾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所以定期体检是发现慢性肾脏病的首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眼睑、下肢浮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尿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等症状都应尽早去医院就诊,通过相关检查排查肾脏疾病,避免延误病情。对于有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史的人群最好进行肾功能及血压的终身随访。此外,还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有助于提高人群对慢性肾脏病的预防。  

另悉,为了进一步扩大肾病防治认知人群的范围,加强人们对慢性肾脏病认知的重视,主动防治慢性肾脏病,在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分会的组织发起下,本市各大医院肾脏内科的医护人员将从3月10日起深入学校、社区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为期一周的大型科普系列活动,包括健康知识讲座、义诊咨询、健康宣教手册的制作和发放等。帮助更多的人群尤其是帮助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地防病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