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聚焦坚守在一线岗位的文化工作者

13.02.2015  11:59

  不到一周,农历羊年就将到来。春节对于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团圆,辞旧,迎新,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不变的春节情结。然而对于文化演出单位的一线工作者来说,春节并不意味着放假。对很多人来说,给万千人送上春节文艺大餐的任务依然繁重。春节,不过是又一个忙碌的假期。

  “老婆快生了,特意挑了家离剧院最近的医院

   顾伟刚

   38岁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技术部经理

  遇见记者时,顾伟刚戴着口罩,一问才得知,他得了肺炎发着高烧。原本领导已经让他休息,但他还是因为有演出任务放不下,而赶到剧院。在顾伟刚的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沓任务单。初三开始,剧院就开始有演出,而且当天东艺音乐厅和歌剧厅两场同时开。过年期间,他都得盯着,不能有丝毫放松。

  作为演出技术部的经理,顾伟刚的工作繁重而复杂。由于东艺的演出场次很多,技术部的工作更是节奏飞快。每周的工作都是先期协调会,和演出团体衔接,装台,拆台,维护,以此循环。而在技术部,工作时间也是超常规的。顾伟刚介绍说,他们是三班倒,最累的是晚上5点多到剧院的那一拨,由于一场场演出紧凑,工作人员在每晚演出结束后,就开始拆台及准备后续演出的进场。“基本上一干就是通宵,演出旺季的时候还得连轴转。”记者看到,在演出技术部的办公室门口堆着两大箱方便面,“方便面消耗得特别快。”顾经理嘿嘿一笑。

  对于一个剧场单位来说,演出技术部的工作其实不太被人了解,很多人会以为就是操作操作工作台。其实,这个行业同样面临技术上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必须主动参加各种培训来提高技能。”顾伟刚透露,他们每年会有40次左右的培训,涉及内容五花八门。最近,关于剧场安全、观众安全的内容也进行了一次学习,“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

  记者在和东艺工作人员交流时得知,顾伟刚马上就将迎来自己的孩子。问起快要当父亲的感觉,顾伟刚却道出身为丈夫的尴尬,“因为老婆预产期就在过年前,剧院里这段时间特别忙。我只好把医院选在了离东艺最近的一家。万一有动静了,我赶过去也就是一个起步费。

  顾伟刚表示,老婆本来想去条件更好,更为专业的妇产科医院。两人有过争执,但最终还是听从了丈夫的意见。他笑着说:“和我老婆认识起,她就知道我爱这行,也知道这行的苦。我挺感谢她的。

  “年夜饭家里吃火锅,因为我回家晚,炒菜怕是要冷

   王云

   27岁上海艺海剧院票房工作人员

  和剧院的技术部工作人员一样,售票人员的工作也不被大多数人了解。很多人也只简单地认为,售票就是观众来买然后收钱。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在如今的剧场里,一位票房间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远比你想象得复杂。

  上海艺海剧院票房工作人员王云向记者解释道,她们在售票前都需要先开任务单,然后填写该演出的各项信息,输入专门的文化信息系统,制成票版,然后才是面对观众的出票流程。

  王云说,艺海在过年期间,演出也是基本排满的。她们两个工作人员做一休一,而她初二开始就得上班。这样的工作状态也维持了好多年,甚至在大年三十晚上,剧院也会有演出。正因为如此,王云家里的年夜饭如今也改成了火锅。谈及此,王云有些无奈:“我下班晚嘛,总不能让一桌子人干等我。炒菜的话,等我回家都冷得差不多了。”所以,在王云家,年夜饭就是火锅。“我回家后,就赶紧涮几片肉,锅还热腾腾的呢,爸妈等得也不无聊了。

  提起去年春节,王云清楚记得自己的预产期是2014年1月27号,在2013年12月底的时候,她还在坚持上班。产后恢复上班后,或因为工作的压力而提早断了奶。“其实,我婆婆的意见蛮大的,毕竟后来孩子在6个月不到的时候就感冒生病了,的确有点早。作为妈妈,我也蛮心疼的。

  在艺海干了6年多,王云从礼宾员成为一名票房工作人员,这个转型其实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在票房间里,还得和黄牛们斗智斗勇。”如今的王云,一眼就可以识破哪些是‘黄牛’,哪些是真正来购票的观众。她还因为“”了几次“黄牛”的生意而被对方记恨。

  王云说,在和“黄牛”斗争的过程中,剧院方其实没有执法权,我们也只能向观众做工作,希望他们不要去买黄牛手上的票子。“有一次我被‘黄牛’狠狠地骂过,那天下班,心里很害怕,怕他们在门口堵我。”最后,王云打电话叫老公来接自己,“心里实在没底,只能叫上老公了。每次我打电话让他来接我,他都会笑着问,是不是又惹到‘黄牛’了?

  王云相信,春节到了,所有好的不好的都会在爆竹声中化成碎片,随风飘逝。

  “妈妈嘴上不说,但心里着急着要我回去

   刘苡辰

   29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春节前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按既定计划排练一出原创新剧———《乌合之众》。这是一出对演员要求极高的戏,排练量也很大。记者获悉,全体演职人员在年初四的时候,就必须提前结束休假,全体集结,筹备这出即将在3月上演的大戏。

  在《乌合之众》中担任主演的刘苡辰来自重庆,是个不折不扣的川妹子。接受记者采访时,她刚刚结束《乌合之众》的排练,随后又马上进入化妆间开始晚上《大哥》的准备工作。刘苡辰在剧组里是个新人,主演杨皓宇是老演员了,经验极为丰富。刘苡辰说,她可以在剧组里学到很多东西,不光从老演员身上,更能从导演的排戏方式上得到诸多启发。刘苡辰去年刚刚正式进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为签约演员。此前,刘苡辰在大学里任教,但用她的话说,自己在讲台上实在站不住。“总觉得自己的心是属于舞台的,很多人也劝我,女孩子,做老师挺好的,很稳定,但我还是想去闯一闯。”在上话,刘苡辰已经演了《长生》、《秀才与刽子手》、《钱多多嫁人记》、《雨人》、《第二性》等诸多热门话剧。她也觉得自己慢慢融入了这个集体。

  孤身一人来上海,也将近10年了。过年,刘苡辰倒是引出颇多感慨,“还是学生的时候,老是惦记着回家,一年都回去好几次。”今年春节,刘苡辰连回家的机票都没订,似乎一点都不着急。而放在前几年,她早就归心似箭了。刘苡辰眼中的春节,亲情占据绝对位置,“过年就是一大桌子人聚在一起,陪爸妈见见亲戚朋友,让他们称心了,我也就安心了。

  刘苡辰记得,有一次回家,大年三十的晚上,奶奶生病了,结果吃年夜饭的时候就3个人,显得冷冷清清的。“以前都是一大桌人呢,因为那年很多小孩子都不回家了,所以也没能聚到一起。那个年就这么过了。”虽说年味淡了,但亲情还是很浓,“我爸还是那么会张罗,我妈妈也还是嘴上不说,但心里着急着要我回去。

  这个春节,排练和准备演出,仍然是演员们的常态。有一点区别的是,刘苡辰正在进一步考虑自己未来的计划。刘苡辰说,她终于在去年鼓起勇气向爸妈说出长期留在上海的打算。“爸妈虽然表示支持,但心里总是有点放不下……我想你们也能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有机会,我一定把你们接过来。”这番话,或许就是一名青年演员的春节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