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职工素质新五年规划发布 欲造高素质劳动者

09.07.2016  07:05

  原标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

  据《劳动报》报道,日前,为加快培养与上海建设科创中心要求相适应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市总工会制定并下发了《上海职工素质工程建设五年规划(2016-2020年)》,规划明确: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起资源集成、形式多样、贴近职工、务实有效的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模式,建立起覆盖全体职工的内容丰富、高效便捷的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平台,培育形成一批职工素质工程优秀品牌项目。

  目标

  “六个加强”提升职工素质

  《规划》要求,通过实施职工素质工程,全面提升职工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创新创业素质、民主法治素质、社会文明素质,使职工群众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知识结构更加合理,职业技能更加精湛,创新能力更加显著,维权能力更加凸显,身心素质更加和谐。

  针对这一目标,《规划》做了进一步细化,提出:要加强职工队伍思想道德素质建设,打牢职工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职工队伍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加快职工知识化进程;加强职工队伍技术技能素质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加强职工队伍创新创业素质建设,增强职工创新能力;加强职工队伍民主法治素质建设,提高职工依法维权能力;加强职工队伍社会文明素质建设,提升职工文明素养。

   载体

  “8项活动”齐头并进共发力

  提升职工素质,重任在肩,措施落地刻不容缓。为此,《规划》明确了今后全市各级工会将着力开展的8项活动,为提升职工素质指明了方向。

  深入开展职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十三五”规划宣传活动,以宣传国家和上海“十三五”规划为重点,在广大职工中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职工论坛、道德讲堂、学习修身等活动,广泛开展培养新工人、新市民活动;弘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推动劳模精神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

  深入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引导和培育,扎实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推进职工志愿者队伍建设,把广大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

  深入开展振兴中华读书活动。进一步办好上海读书节,为职工读书成才提供平台、资源和服务;加强和规范职工书屋建设,重点向农民工集中的地区、行业、单位倾斜;加强农民工教育培训,推广适应农民工工作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农民工业余学校”、“现代学徒制”等教育培训新模式。

  深入开展劳动竞赛和班组建设活动。扎实推进劳动竞赛与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不断完善“培训、练兵、比武、晋级”四位一体的职业技能发展机制;加强“上海工匠”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上海工匠”培养选树千人计划;推进班组建设及职工技能培训,借助网络平台宣传基层班组建设成功经验。

  深入开展职工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深化职工创新实践和展示平台,对接国家竞赛选拔平台和国际技术交流平台,增强“中国智造”能力;优化职工创新支撑服务,开展知识产权知识和实务培训,扶助一线职工专利申请;加大职工创新奖励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普法及法治教育,搭建各类法治宣传教育平台;推进职工民主管理,加强职代会、厂务公开、集体合同等民主管理和集体协商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提升职工依法维权能力,帮助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提升维权能力。

  深入开展职工文化体育活动。构建职工文化服务体系,运用“互联网+”职工文化服务模式,满足不同职工群体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建设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和服务团队,建设一批以工人文化宫(俱乐部)、职工学校、企业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为主体的职工文化建设示范基地;搭建职工文化活动平台,培育和建设“公益乐学”、“品味上海”等运用新媒体手段和微信公众号开展公益服务的职工文化品牌。

  深入开展“互联网+”引领行动。建立完善网上工会工作体系,运用“互联网+”创新工会工作模式,形成工会网上工作的平台体系、服务体系与制度体系;拓展“网上工会”服务功能,为职工劳动就业、学习修身、维权服务等提供平台;提升职工网络素养,加强职工网络教育培训,增强职工运用互联网能力,强化信息化条件下的职工学习能力。

  后盾

  经费保障资源共享

  为保证职工素质工程的有效推进,《规划》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明确: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工会组织每年要制定职工素质工程经费预算,实行专款专用,督促和监督企业落实工资总额的1.5%-2.5%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确保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总额的60%以上用于一线职工的教育培训,并将此项经费落实情况作为厂务公开和集体合同的重要内容;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将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工作与各区县、行业、委办、系统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机制、措施全面对接;完善评估激励机制,加强对职工素质工程开展情况的社会评价和职工评价,形成职工素质工程建设社会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