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研讨会举行

20.06.2016  04:24
      6月18日,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指导,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办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双证融通”专业改革试点研讨会在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举行。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长张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校长陆靖,浙江、江苏、安徽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专家委员会专家,本市和长三角地区职业院校校长出席会议。

改革创新,凸显价值。以往,职业教育领域的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其获取途径往往由学校教育负责学生的学历教育,资格证书教育负责学生的考证需求。这种分工造成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分离割裂,不仅浪费资源,更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为扭转这种不尽合理的现象,2012年,上海市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改革,其核心要义在于对现有学校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实现学校教育与证书教育在课程层面的有机融合。

协作联动,顶层设计。此项改革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推动,跨部门合作,共同规划,联合组织,协同推进改革全过程,开创性地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两个体系的深度融合。本项改革的运行涉及教育、人社职能部门,教研室与技能鉴定中心专业机构以及行业专家、课程专家、技能鉴定专家、学校管理者、学校专业骨干教师等众多人员在内的诸多要素,在试点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作用、彼此协调的运行机制。

聚焦师生,多方共赢。“双证融通”专业改革作为上海教育综合改革项目之一,4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最初10所学校10个专业点发展到今天的33所学校44个专业点,共培养2925名学生;试点班平均取证率91.6%,高出市平均26.6个百分点。在这项改革中,学生和教师是直接的受益者。学生学习内容、方式方法、学习评价都得到了优化;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得到提升;促进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实施与评价,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专业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改革过程中更加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全程参与课程内容设计、考核体系制定、培养质量评价等,有力促进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推进职业教育需求端与供给侧紧密对接。

走向纵深,示范引领。此项改革成功完成“对接”走向“融通”改革预期,真正实现“标准融合”、“过程融合”、“评价融合”这三个“融合”,成功探索走向“融通”的路径与方法。尤为重要的是,上海把这项改革放到了整个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大框架中,先从中职开始试点,同步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实施办法,出版了如《工作指南》、《典型案例》等研究成果,提供实践范例与解决策略,增强了示范性,扩大了辐射面,今年又逐步扩大到高职、应用本科和终身教育中去,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同时,以共享此项改革经验为契机,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促进长三角地区共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培养培训双师型教师、共享优质职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