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职业”成伤害 市总呼吁建举报奖励制度

24.01.2015  10:55

  近年来,本市职业病发病情况基本平稳,2013年职业病病例较2012年下降9%。在整体良好的情况下,一组数据的出现却让工会干部们开心不起来。截至2013年底,本市申报在案的涉及职业病病例的总人数中,非公企业接触人数占了82.78%,非公企业职工俨然成为职业病危害的高发人群。他们的大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大,受职业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

  两会召开在即,市总工会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若干建议》的提案,呼吁建立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举报奖励制度等措施。

   非公企业成职业病重灾区

  记者获悉,目前本市职业病发病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从地域上看,存在从城区向郊区转移的情况;从人群特点上看,非公企业职工成为职业病危害的高发人群;从疾病谱上看,耳鼻喉疾病比例略有上升,居各类职业病之首,基本为职业性噪声聋;尘肺和急性中毒也分别占到18.2%和17.4%。

  虽然整体数据趋于平稳,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毫无瑕疵,问题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企业防治资金投入不足,一些非公企业设备陈旧、条件落后,企业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一些职工思想上不重视,图省事、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加班加点成了部分企业职工提高收入的主要途径,职工超长的工作时间会使职业病出现的时间提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多元经济的发展和用工方式的变化,职业病防治工作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带来新的职业危害,使职业病的疾病谱发生改变;职业健康检查不到位,部分企业混淆概念,把普通的身体检查等同于职业健康检查。

   呼吁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针对当前疏漏,市总工会在提案中建议,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以新《安全生产法》宣传为契机,结合《职业病防治法》,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在完善法律的同时,市总还建议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手段,如:微信平台、微博等形式进行宣传,不断增强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企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

  对于违法企业,市总呼吁建立职业病防治监测举报网络,打击违法行为,对违法企业绝不手软,建立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行为的举报奖励制度,加大对举报违法行为的奖励和对违法当事人的处罚力度,并将结果通过媒体予以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