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浦东鸡离开文献 下月将走上餐桌

14.08.2017  16:59

 

  由上海浦江玫瑰园联合保种和养殖单位精心打造的“老浦东鸡品尝中心”,12日正式对外推出了一款曾在许多老上海人心目中留下美好记忆的优质禽类食品,俗称“江南金凤凰”的上海老浦东鸡。从下个月开始,老浦东鸡将走上上海市民餐桌,让人们回想起小时候的味道。

  据介绍,老浦东鸡因其特有的品种和肉质鲜嫩的元素,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曾是几代上海人的记忆。早在清末时期,老浦东鸡被慈禧太后誉为“江南金凤凰”,在成为皇宫贡品后身价大增。其不仅代表中国禽类精品走进了万国博览会,更是成为民间走亲访友的高档礼品。10多年前,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浦东鸡,因它特有的品种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农产品传统保护鸡种,从而成为一项历史文献性质的保护遗产。然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市民却难以吃到正宗的老浦东鸡。

  别具眼光的浦江玫瑰园看中了老浦东鸡,把它作为市民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餐饮食品推出。这一举措得到了上海居民和农业专家的一致赞赏。旅游文化专家、上海商学院张建华教授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乡村旅游进行了10多年,现在是转折时期,而适宜地推出既有地方风味,又有历史文化,更有一款当代人在进行乡村旅游时特别崇尚的特色食品,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好方法。

  浦江镇文联副主席陆飘对浦东鸡有许多感慨。陆飘是土生土长的老陈行人,从小见过吃过浦东鸡。老早浦东人家养鸡大多是散养。大鸡小鸡宅前宅后乱跑。一般人家平时只吃鸡蛋不吃鸡肉。全鸡是大喜婚宴上的大菜,老八样之一。改革开放之后,餐饮文化发生变化,浦东人的口味逐步多元化。加上没走向产业化,浦东鸡渐渐淡出八仙桌。玫瑰园让浦东鸡作为一个餐饮品牌,端上农家乐餐桌,值得点赞。

  据了解,浦江玫瑰园此次推出的老浦东鸡是经国家农业部认定的上海地方保护禽类鸡种。经过专家的培育改良,现在重量已经从九斤下降到传统的五斤左右,有的只有三斤左右。同时,为了满足当代人的不同需求,其饲养周期将保持在120天左右。而由老浦东鸡改良的礅鸡和童子鸡,更是采用林下饲养的饲养方式和以玉米、稻谷搭配的饲料,品种质量和口感均保持原样。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浦东鸡肉质鲜嫩、皮薄味浓,一旦推向市场,将成为品尝热品。

  浦江玫瑰园总经理沈世仁表示,老浦东鸡在浦江玫瑰园落地成为一款特色鲜明的农家菜品,将于九月下旬举行千人品尝活动,赋予其传统文化和时尚色彩。而且具有传统文化和时尚色彩,我们将花大力气将这一款在上海人心目中挥之不去的乡村美味,打造成与玫瑰文化相媲美的高品质食品,成为人们在畅游浦江玫瑰园、浦江郊野公园、召嫁楼古镇后,心心念念想要来品尝的“乡村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