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年大学20年,85岁的她不愿毕业

10.10.2014  12:58

  “往这里切,对不对?”“不对。”……在上海老年大学“中西特色点心”课堂上,高级厨师陈黎一边示范,一边向学生提问。坐在她面前的40多名学生,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其中不少人都有多年的学龄,却始终不肯毕业,85岁的蒋志雯,在上海老年大学就已有20年学龄。

  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像蒋志雯这样“不愿毕业”的老年大学学生,在上海市级、区县级以及街道老年大学中都有不少,有的老人已经在老年大学学习了十多年。而另一个方面,社会上不断增加的老人急着想进入老年大学绘画、摄影等一些热门专业,即使排队有时候也挤不进去。

  四五年不毕业的很常见

  像蒋志雯这样“恋校”而不愿毕业的老人,在上海的各所老年大学里还有很多,四五年不毕业的很常见,一上就是十多年的也不在少数。

  上海老年大学教务长吕伦渝说:“老人上学,除了知识需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需求。学校里氛围好,好多老人上一天课,能开心一个星期,而且这里还有他们的展示舞台。

  据了解,经过前几年的扩容,上海市级老年大学目前已有4所,其中上海老年大学还开设了20多所分校,全校在学学员有5万多名。此外,很多街道、社区也都开办了各种老年学校。但面对老生不愿毕业,新生难以入学的局面,上海的老年学校仍然无法满足老人的入学需求,特别是摄影、绘画等一些热门的专业,即使提早报名也未必能进班学习。

  学费低廉也是老年人热衷上学的一个原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老年学校中,钢琴和外语的学费较高,每个学期200—300元左右,12—16次课,每次课的费用不到20元,还不及少儿钢琴培训费用的零头。

  分流学生治标不治本

  “我们现在处于两难,尽管招生简章上有报名条件:退休,身体健康,高中文化水平,80岁以下。但老人来报名时,即便有些条件不符合,我们也不好拒绝。”吕伦渝说,市级老年大学的硬件和师资都比较有保证,因此很多老人都慕名而来。

  “僧多粥少,那就只有分流。”吕伦渝透露,上海老年大学将老年教育分为三个层次:课堂学习、社团沙龙以及社区活动。“比如摄影课,拿到结业证后就没必要重复听了,就参加摄影沙龙,只要有活跃的老人来牵头,一样可以组织很多活动,但不再占用学校的课堂和师资,新的老人才能进来。

  在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除了成立和课程衔接的沙龙之外,校长张立清还将老人组织成志愿者互助组织。如今,在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的1700多名学员中,已经有400多名志愿者。张立清说,老人也乐于做志愿者,他们需要社交,老年学校和志愿者项目为老人提供了社交平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分流只能治标,更好的办法是发展更多更好的老年学校。

  面临师资和资金难题

  据了解,目前老年学校大概分为市级老年大学、区县级老年学校、街道老年学校。市级老年大学、区县级老年学校毕竟数量有限,街道老年学校发展也困难重重。

  “老年教育,基本是公益性的,学费低廉,所有的学费都只用来支付老师的报酬,其余的房租、水电费都由街道补贴。”张立清透露,街道老年学校的老师,大多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

  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分管机构是老龄委下属的老龄教育小组办公室,属于民政系统,基本没有下拨给街道老年学校的经费;而市级老年大学以及社区学校,则属于教育系统,教育费用相对充裕些。

  教育资质成为困扰街道老年学校的“魔咒”。按规定,以“学校”冠名的机构都应归教育部门主管,但街道老年学校在开办时因为场地、师资等条件不达标,无法取得教育资质。学费发票,是这一问题最为直接的显现。在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近一半学员的所在单位能为他们报销部分学费。但学校在开具发票时遇到难题,因为学校没有资质,只能向学生提供老年协会的发票,再盖一个老年学校印章。“这是不得已的办法,已经向上反映过多次,希望能尽早得到解决。”张立清说。

  [案例]

  20年学龄学生:上一天课,能保持一个星期好心情

  自从进入上海老年大学后,蒋志雯就一直没有“毕业”,“古诗词、古文阅读与欣赏、书法……学了多少门课?我都记不清了,哈哈!

  蒋志雯的家离南塘浜路上的老年大学很近,走路不超过20分钟,每周四上午和周五下午,她都会准时到校。

  在“中西特色点心课”上,蒋志雯听得十分认真,偶尔被前座的同学挡住视线,她会转过头盯着左前方的大屏幕,老师揉面捏花的动作,在大屏幕上看得更加清晰。

  老年大学的课程,大多没有家庭作业。但中西点心是动手的课,学生回到家后,都会学以致用。蒋志雯也会在家里为孙辈们蒸上一笼荷叶包,展示一下手艺,这让她很有成就感,也能更好地跟孙辈们沟通交流。

  课间休息时,几名多年一起上学的老姐妹常常拿出手机,展示各自放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点心作品。每张照片往往都能引发一阵赞美,还有欢声笑语,气氛轻松快乐。蒋志雯很享受这种相互交流的气氛,她觉得上学“太好玩了”。

  “可以接触新东西,又有很多志同道合者可以交流。上一天课,能让我一个星期都保持好心情,你说我怎么舍得毕业呢?”蒋志雯说,只要学校不赶她回家,她下个学期还会继续报名学两三门课程。

  10年学龄学生:学习没压力,能常和一帮老姐妹聚聚

  79岁的江建英,2004年进入上海老年大学,10年过去了,如今对于上学还是兴致勃勃,而且热情满满。她有些自豪地介绍,学过钢琴、工笔画、山水画、旅游文化等,具体科目已经数不过来了。

  这个学期,她选了电影欣赏、古诗词和书法三门课,每周二、周三和周五各一门。毕竟上了年纪,每周三次到校上课,身体能吃得消吗?江建英说:“古诗词老师不要求我们背,背了很快也会忘记。回家整理笔记、练练书法,一点都不累。其实再加一门,我也吃得消。我们这一辈人,年轻时错过了学习机会,现在有的是时间,学习又没有压力,全凭个人兴趣。

  和其他老人一样,学习只是江建英来老年大学的需求之一,她说,老伴虽然退休了,但被返聘去上班,到处跑;孩子不在身边,她闲在家里没事,所以觉得来上课非常好,每次上课,都能和班里一帮老姐妹聚聚,生活、学习都能相互交流。

  夫妻档学生:上课、放学都出双入对,重温“同桌的你

  9月30日下午,在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二楼的沪剧班教室里,白发苍苍的学生人手一张乐谱,在老师的丝竹伴奏下,全神贯注地练习合唱,曲调优美。

  67岁的陆红军和65岁的张翠凤,是沪剧班里的夫妻同学。2010年搬到平凉路街道后,他们就一直在街道老年学校里学习,茶艺、沪剧、编织、唱跳,只要是学校里有的课程,他们就逐个报名学习。

  “上学让我们变成同桌了,生活也充实多了。”张翠凤说,每次上课、放学,两人都是出双入对。

  陆红军和张翠凤不仅是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学生,还是平凉路街道老年协会的志愿者。

  退休之前,陆红军在自来水厂工作,水、电、煤维修是一把好手,于是就成了“能工巧匠志愿者”,每个星期五要值班两个小时,为求助的街道老人上门维修;此外,他还在沪剧班中被选为“文艺志愿者”,每个月都要到杨浦区的几所敬老院表演4场。张翠凤,则是老年学校的“教育志愿者”,要负责平凉路街道老年学校海阳分校的日常管理。

  “活到老、学到老,咱还这么‘年轻’,闲下来可不行,你说是不是?”陆红军笑着说。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杨育才     选稿:蒋俊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