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海大“青椒”在成长之四文理学院谢茜老师: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学见闻

16.05.2016  10:41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访学见闻

                                              ——访文理学院青年教师谢茜博士

 

个人小传 : 谢茜,武汉大学国际关系与中外关系史博士,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2011计划)成员,现为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海洋战略与周边外交关系、国家海疆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参与上海市教委、教育部、外交部、国家海洋局等相关课题,2015年参加基辛格、付莹对谈的京城国际论坛。在校所授课程广受学生好评, 2013年获上海市教委青教赛三等奖,上海海事大学青教赛三等奖。

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上海海事大学“四大计划”支持下,谢茜老师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交流工作。日前,访学归来近一年的谢茜老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了她在伯克利的所见所闻,以及这次访学经历带给她的人生影响。

Q:你是怎样申请到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的?

A:首先要感谢学校“四大计划”教师访学计划的支持。这种学习交流平台的搭建,对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来讲意义是很重大的。尤其是我做的中国海洋战略研究属于国际热点问题,研究本身就要求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多维度的学术思维方式。所以当时有这个机会,我就毫不犹豫地申请了。

从博士期间开始,我的研究方向一直都是海洋问题和国际海权争端,有一些研究积累,也和领域内的国外学者们有联系。当时,为了能够争取更好的访学条件,我也查找了领域内国外权威机构,并通过邮件与他们沟通。特别需要感谢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知名院校的教授都对我的访学申请表示欢迎。伯克利的东亚研究所是世界学术重要机构,也有多位研究领域里非常知名、我一直仰慕的学者,所以我最后选择去伯克利。

Q:谈谈你在伯克利的见闻和感受。

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位于伯克利小城的中心,背山临海,站在高处能眺望远方的旧金山湾和著名的金门大桥,但小镇上的房子基本不超过五层楼高,有一种远离城市的“小镇气质”。

自由而热诚的研究态度。 也许和濒临太平洋有关,让“自由之风吹拂”是伯克利的风气精髓,在自由的氛围中,每一个人都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保持极大的兴趣和热忱。我在伯克利感触最大的事情之一,是学者们对自己所研究领域的自由跨越和转换。许多知名的学者,他们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有时跳跃非常大。同时他们非常享受自己的研究,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而不是因为名利,或是外在考核制度的推动和约束。

一般情况下,国内学者很多一旦研究哪个领域,就会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相比而言,伯克利人文社科学者对研究领域无固定界限,更多的是源于兴趣。因此,他们总能够找到最能激发自己动力和兴趣的研究方向。当他们完成一个课题研究,发表著述之后,马上就会转换到另外一个感兴趣的课题,不太在意这个课题和他之前的研究成果是否有连贯性。这样的学术研究方式,具有非常强的研究动力,也更容易激发学术灵感。

我旁听过一门国际关系课程,任课老师跟全班同学说,他在办公室的工作时间是到凌晨二点,此间学生有问题都可以找他。我想,这样的安排如果是出于制度约束的话,应该是做不到的,只有发自对工作的真诚热爱才有可能。这样的学者让我感到惭愧和敬佩。当然,伯克利的教职竞争和晋升竞争还是很激烈的,终身教职教授享有的待遇很高,但待遇越高的教授,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也更高。在伯克利的一年中,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真正的自由是对自己、对学术研究、对学生、对人类社会发自内心的热爱。

多样的碰撞。 我访学的接收单位是伯克利的中国研究中心,隶属于东亚研究所(IEAS)。所里近年来注重对东亚地区及美国和东亚关系等进行跨学科研究,涉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学科,研究课题范围很广。在与伯克利相邻约1小时车程的斯坦福大学,也有着丰富得令人惊喜的东亚相关研究资源。这两所同处美国西部的世界名校,在学术资源上常常共享,得益于此,我也常常往来于伯克利和斯坦福之间查阅资料、参与会议。

思想只有通过碰撞,才能够产生智慧的火花。在访学期间,我结识了很多来自全球各地的学者,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聆听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角色和身份,不同立场和观点的声音。在日常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关于学术观点的思想火花碰撞随时都在发生。这些观点和思考过程,不论是我认同的还是反对的,都给我的学术思考提供了新的养分,开辟了新的征程。

Q:这次访学对于你的教学、科研以及自我提升有哪些帮助?

A:老实说,一年的访学时间真的是倏忽而过。其间也为生活琐事所累,有很多研究构思没有完成,也有很多想法没有付诸实施。如果要说收获的话,最大的收获还是学术研究视野的开阔。

对一个学术研究者而言,在同一话语体系里的研究,有时因为对话者的缺席,往往沦落为自说自话。这种自说自话有时会限制思考的深度和角度,从而让研究工作陷入钻牛角尖里拔不出来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对我这样以国际关系为研究对象的人而言,真正的国际视野、多维视角是非常重要的。就好像武林高手的一句点拨,一指点穴,能打通你学术思想的“”“”二脉,让你眼前一亮,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在一瞬间变得豁然开朗。

有了这种领悟之后,我也特别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感受思想碰撞的快乐。以前给学生上课都是按部就班,很少探讨一些学术的前沿问题。访学归来之后,在与学生交流时,我比较注重引导大家就一些前沿问题发表看法。从课堂和课后反馈来看,同学们都是很感兴趣的。我相信,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是比我更好的老师。

Q:通过对比,你觉得我们大学生目前需要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

A:从我的访学经历结合国内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国内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之间比较明显的一个差距,可能是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双重缺失。

我在伯克利旁听过一些课程,有些大课课堂的人数多达300人。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听课状态和国内学生截然不同。在没有屏蔽WiFi信号,大家都带电脑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是身体微侧前倾的聆听状态,态度非常认真,有些简直是虔诚。你在课堂上坐着,可以感觉到那种求知若渴的氛围。每次教授讲到什么问题时,不需要提问,学生自己就举手要求沟通了。譬如在“国际关系”的课上,老师讲到当前的国际局势,学生们总是有很多想法临时发问,表现非常积极,学习非常主动,有目的、有预期。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和老师的讲解,解答自己内心的疑惑。

相比较而言,国内的很多学生对于“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所以学习动力也相应地缺失。近几年智能手机发展迅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越来越多。我觉得这折射的是学生对自己学习目的和学习状态的迷惘。学习目的缺失和状态的迷惘,带来的是在自我管理能力上出现问题。

美国的大学生主要由学习、社团活动、自我人生规划几个部分组成。但是如果要做好这些,他们的时间其实是不够用的,同学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他们的规划中,你不会看到教授在背后催着他们做,都是自发地去做。对于我们努力向上的学生来说,要考虑自己努力的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自我人生规划所必需的。

撰稿:吉娜 沈睿 摄影:赵剑红 顾斯文 来源:新闻中心 责编辑:哈斯 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