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面包店开打品质保卫战 重新装修做强招牌

09.12.2014  19:09

图片说明:南京西路1001号的凯司令门店。

  东方网12月9日消息:作为上海西点行业中唯一幸存的“中华老字号”,今年国庆之后,凯司令开始悄然转型,不仅重整老上海味道的西餐咖啡,还重置门面,提升顾客素质,其西点技艺已成功申请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转型中,凯司令没有涨价,却让销售额同比增加了约30%。

   请走餐厅抽烟客人

  对喜欢甜腻口感的上海人,尤其是上海老克勒来说,凯司令一定不陌生。解放后,它是品位和浪漫的代名词,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是,除了“米道灵”(味道好),当时的凯司令给人的印象仍然是门面小、光线暗。后来,随着大批港台的西饼店涌入,上海老字号西点迎来挑战。凯司令一度因为装修的陈旧和品种的缺少变化,遭遇冷落。曾经备受文人小资欢迎的三楼西餐咖啡厅,很长一段时间,出入其中的,多为“叼着烟、甚至踏着拖鞋”的人群。

  不过,国庆之后,改变悄然发生了。针对南京西路凯司令店三楼的咖啡西餐店,“我们做的第一项改革,就是请出这些形象欠佳的消费者。”上海凯司令食品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他们在餐厅里立起了“禁烟牌”,不让抽烟了,不少原来的客人自然不来了。

  其次,凯司令重新装修了门面,翻新的西餐厅保留吊灯、壁炉等老上海元素。

  当然,最大的改变是对其招牌点心的改良。请来的五星级酒店总厨,改良了栗子蛋糕,口感更加软糯香甜。

  转型之后,凯司令食品有限公司还扩大加盟店的发展,现在,全上海已经有40余家凯司令加盟店。

   烘焙业发展快但小而散

  不仅仅是凯司令,这两年,上海的烘焙行业都在经历“谨慎转型”。

  以克里斯汀为例,其推出一站式服务的好邻居店的升级,增加新的业态,还开拓西式冷链产品业务,进驻电子商务渠道。也有曾经的老字号品牌店打算在淮海路异地重开。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品牌竞争与消费需求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08-2013年,中国烘焙食品行业销售收入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2202.95亿元,同比增长16.77%。与此同时,低端市场竞争转向高端市场竞争。

  尽管如此,中国排名前五位的烘焙连锁店仍仅占烘焙产品总销售额约6.2%,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上海烘焙行业协会透露,未来30年烘焙市场仍将保持持续发展的态势,高速发展的烘焙产业已经到了竞争升级与品牌变革的临界点,即将经历品牌变革的大浪潮。

  “调整以来,南京西路店的销售额同比增加30%。”凯司令所在的梅龙镇集团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