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桥街道47个睦邻点上演"老友记" 吹拉弹唱一样不少 

03.12.2015  08:28

  原标题:唱红歌、说快板,吹拉弹唱一样不少塘桥街道整合优质文化资源丰富社区群文生活 47个睦邻点天天上演快乐“老友记

老友们聚在睦邻点聊天、拉家常。 /受访者供图

  国家非遗“上海港码头号子”也是塘桥一块文化金字招牌/受访者供图

  今年10月30日,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获评“2015年全国优秀文化站”,这是上海市唯一获奖的单位。日前,记者走进这座靠近地铁站的多层小楼,发现这里“藏着”国家非遗“上海港码头号子”、“桂兴华诗歌工作室”、“小朱书店”等多块文化金招牌。据介绍,整个塘桥社区各居民区内也都“卧虎藏龙”,47个睦邻点成为了群众文化的“毛细血管”。

  吹拉弹唱开心派对

  采访当日恰逢上海降温,上午九点小区内行人寥寥。但记者刚走出电梯,就听到了从居民王解珍家传来的阵阵欢快的笑声,以及手风琴的伴奏声。

  走进王解珍家,有位阿姨就捧出一盘赤豆馅南瓜饼招待记者,记者问她是不是王解珍,她笑着摇摇头。原来,这位阿姨是王解珍家中“睦邻点”的一名社员。她指了指挤满十多位街坊邻居的热闹客厅说:“这不是我的家,是‘大王’的家,也是我们的家。

  居民们讲的“大王”就是王解珍。当天正好是王解珍家举办“街坊大派对”的日子,不少居住在同一社区内的“老姐妹”们欢聚一堂,围坐在“大王”的客厅沙发上吹拉弹唱,每个人还带了点心过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在“派对”的预热阶段,王解珍领着记者参观了她家的“睦邻点”。她家住在顶楼,属于复式结构的两层,加上购房时赠送的阳光房,面积一共200多平方米,属于大户型。厨房和客厅在一楼,几乎被全部“贡献”出来作为睦邻点使用;二楼虽然是卧室,但王解珍也毫不避讳,让“老姐妹”们上楼来晒晒太阳,锻炼身体。

  很快,一楼的“派对”开始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唱红歌,唱完了还未过瘾,就让“大王”再单独表演个节目。她也不加推辞,打起快板,说了段自编的快板书……过了一会儿,见大家表演乏了,“大王”拿出了一套电动按摩器给大家按按肩膀揉揉背。

  睦邻点“老友记”最惬意

  “你看不出来,我是患癌症的人吧!”王解珍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的确,她面色红润,完全不像是一位病人。原来,几年前她被查出患有肾癌,经过手术摘去了一个肾脏,但天性乐观的她没有被病魔打倒,反倒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区文化服务中。

  王解珍的儿子张骐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裁,他告诉记者,早些年他们在虹口居住时,母亲便是社区文化的积极分子。2008年搬到浦东塘桥后,一度感觉街坊邻居之间很陌生。“当年社区周边环境远没有今天这么方便,也比较偏僻,有的邻居是拆迁重置,有的是购房自住,所以大家都不熟悉。”据他回忆,居委会想让大家尽快熟悉起来,于是组织了不少群文活动,广场舞和太极拳最受欢迎。“我母亲就很喜欢跳广场舞,当时跟着老师学,现在自己也成了一支队伍的老师。而我也从一名太极拳的‘学生’,成了带练的老师。

  随着街坊邻居越来越熟悉,彼此之间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跳广场舞的短暂时间不够了,而社区的文化中心又太正式了,于是王解珍就把大家召集到家里来,每个月固定聚几次,了解一下彼此的近况,如果有人想单独找她聊聊也可以随时过来。“后来,街道颁发了一个‘睦邻点’的水晶牌放我家,睦邻点也算是正式成立了。

  睦邻点里天天上演着温馨快乐的“老友记”。“老姐妹”们除了聚会,还喜欢一起排练节目,还特别爱出门旅游。“我喜欢跟姐妹们一起旅游。”王解珍笑着说。

  睦邻点设居民家,有补贴

  像这样的睦邻点,仅王解珍居住的龙园居委就有三家,塘桥街道共有47家,分布在不同社区内,服务人群也不尽相同,有的关注独居老人,有的关注空巢老人,更多的则是聚拢了一大批活跃在社区文化中的积极分子。

  塘桥社区服务办主任费德和告诉记者,睦邻点的创办初衷是鼓励低龄老人向高龄老人提供多样化照顾服务,是居家养老的一种模式,不过自创办以来反响很好,不仅是涉及养老方面,群文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现如今,睦邻点主要服务内容包括聊天解闷、读书读报、切磋技艺和人文交流,一般是经过楼组居民协商推荐睦邻友好点负责人,协商制定互助公约。

  “睦邻点都设置在居民家中,大家聚在一起比较放松,效果也比较好。”费德和介绍,街道还建立了补贴机制,根据睦邻点的规模、人数、服务范围和家庭环境进行评估,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

  多举措满足居民文化需求

  比如借用社会力量打造“红色诗歌”、国家非遗“上海港码头号子”等文化金字招牌

  塘桥街道是一个人口密集的社区,既有老旧公房,又有新式公寓,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文化需求呢?塘桥街道想出了借用社会力量的方法。

  2011年,红色诗人桂兴华在塘桥成立了“桂兴华诗歌工作室”,这是本市首个以诗人名字在民政局注册的“民办非企”,他不仅带来了秦怡、丁建华、梁波罗等文化名人,还在市民的帮助下,在塘桥打造出了“红色诗歌”这块公共文化品牌。

  据了解,“红色诗歌”吸引了大批普通市民参与到朗诵艺术中,其中既有退休老人,也有在校青少年,还包括塘桥街道多个驻区企业的员工。“‘春风一步过江’朗诵团曾多次走进地铁站点,为乘客进行现场表演。”今年1月,桂兴华诗歌工作室升级成为浦东新区桂兴华诗歌艺术中心,并推出了新区社区教育品牌特色项目——《红色经典诵读》,艺术中心还于今年3月入驻塘桥中学建立实践基地,把“红色诗歌”文化送到青少年身边。桂兴华说:“现在我们在塘桥一年有60多场活动,包括诗歌朗诵、文化讲座等形式,忙碌而充实。

  此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港码头号子”也是塘桥的一块“文化金字招牌”。2011年民非组织“码头号子歌舞团”注册成立,通过社会化实施、契约化管理,使得“码头号子”得到专业化的发展。“‘码头号子’存在着需要专业人士归档历史资料、采访联系传承人、创作新节目的需求,原先中心只能聘请专人来做,而现在通过民非组织可以灵活运用各种用人方式,我们只需要量化各项需求,作为考量其工作成果的标准。”塘桥街道负责人表示。

  年投60万元扶持社区文化

  整合社会资源,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非遗传承、全民阅读等丰富群文生活

  多年来,塘桥街道深耕社区文化,成绩斐然。今年10月30日,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获评“2015年全国优秀文化站”,这也是上海市唯一获奖的单位。

  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奚德强介绍说,塘桥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地处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6378平方米,其中活动使用面积4705平方米。中心全年天免费开放,每天服务12小时,每年直接服务居民人数26万以上人次。并通过实施“五个一百”文化惠民工程,即每年开展100场公益文艺演出、放映100场公益电影、扶持100个群众文化团队、举行100场公益讲座、培育100个草根文化明星,整合优质资源普惠社区全体居民。

  他还表示,为了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塘桥还制定出台《购买文化类社会组织服务目录》,明确文化服务、活动和项目3大类6个方面的服务清单,每年投入专项资金60多万元,用于扶持非遗传承、全民阅读、文化团队建设等方面,共有20家文化类社会组织参与了中心的文化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微公益”和“社区创新和创投大赛”等面向社会创新主体的文化扶持活动,仅2015年就有39个文化类项目入围,文化服务的主体更趋多元。

  另外,中心还积极扶持专业社会组织承接活动赛事,培育社会专业力量,有效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