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歪戴帽子躲敌人子弹 睡觉仍要耳听八方

13.10.2015  10:19

顺义抗战老兵张韶老爷子接受记者采访回忆往昔。

  姓名:张韶年龄:91岁住址:顺义区港馨东区

  讲述·老兵

   吃沙子米饭也要打日本

  我叫张韶,1924年9月生人,家住顺义区南法信镇。参军之前,我在本地大地主张英家扛活放猪。1945年3月,村里来了部队,二区长叫吕林,招新兵打日本鬼子。以前听村里人说部队很苦,吃的饭还不如家里,整夜不让睡觉,天天把脑袋别在裤腰上过日子。但我想,如果不打跑日本鬼子,家里早晚会没饭吃。

  听到招新兵的消息,我偷偷从地主家跑了出来,直接找到吕林,我连家里人都没来得及通知,就跟着部队来到平谷、天津蓟县一带的冀东十四分区参战。

  来到部队才知道提着脑袋过的苦日子可不虚传,刚入伍不久,我就听说吕林的弟弟吕分(音)被日本人用刺刀挑了,日本人连全尸都没给留下。那时候我才感觉,死亡离我们有多近,我甚至连回家看一眼爹娘的机会都没有了。

  部队平时吃的是沙子米饭,菜是四瓣咸萝卜,米饭一入口咯吱咯吱直响。吃饭没有热水,我就从水沟里舀水把沙子米饭泡在碗里,等沙子沉底了再吃。睡觉没有固定场所,有时凑合在野地里,有时在老乡家。睡觉从来不脱衣服,手榴弹不准摘,抱着枪眯一会儿。躺地上还要耳听八方,一有动静立即起来战斗,从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

  吃不好、睡不好、提着脑袋活,这就是我们打日本的艰苦日子。但那个时候不觉得苦,心里总有个信念,只要能把日本人赶走,死了也是值。

   游击战中险遭日军爆头

  入伍后,我正赶上部队和日军打游击战。一般是夜间作战,吕林带领整个分区部队大约500名战士走到哪儿,打到哪儿,见到敌人就打,为了保存实力,打完就赶紧隐蔽起来。

  当时我军武器普遍落后,一个班12名战士只有6支枪,其余每人12个手榴弹。日军人持一支三八大盖,火力足、打击迅速。武器差距较大,这也是我们采取游击战术的重要原因。

  为了便于管理和作战,500人的分区部队分成不同的小区分队,我在其中一个,由十余人组成。我们小区分队活动都在一起,统一由班长指挥。

  一天下午,我们小分队行动至河北三河一带,在百米开外,我军看到一队日本兵远远走过来,班长指挥我们迅速找遮挡物趴下作战。但是当时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掩护,战士们趴下就开打。结果,还没等我的枪上膛,一颗子弹就从我右侧脸颊飞过,再近两三厘米我可能就没命了。幸亏我当时歪戴着帽子,敌人没瞄准。之前,我们班长就教战士们,一定不能让帽檐正对额头,要给敌人瞄准制造难度。

  游击战拼的就是速度,趁敌人反应不及,找到隐蔽区偷袭。一旦对方也找地方隐蔽,双方相互看不到,我们就得赶紧扔颗手榴弹撤退。那一次,我险些丧命。当时因为遭到日军隐蔽区的人偷袭,我正在瞄准一名日军,但遭到另一人的打击。

  就这样我们打一仗换一个地方,一直打了五个多月的游击战,终于迎来日本投降。后来,我继续参加了解放战争。

  讲述·儿子

   35年如一日父亲教我踏实做人认真做事

  我叫张国立,是张韶的长子,1957年生人,今年58岁,在顺义一家针织厂当司机,同时也负责装卸工作。这份工作我已经干了35年,再有两年就退休了。很多人可能觉得三十多年干一样的活很枯燥,但我做这份工作却很开心。就像我的父亲,他赶了四五十年的马车。

  1948年,他因伤退伍,回家后一直以赶马车为生。拉过煤炭、运过粮食,再大的雪,再差

  的路,父亲一定稳稳的保时保质地把货物送到。起初,父亲只是给主顾赶车,按月发工资,后来,他看我父亲是个实在人,直接让我父亲的车入股,两人还成了拜把子兄弟。

  父亲常对我说,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家人就好,做事情踏实、认真,总有人会欣赏你。其实,正是因为父亲的踏实、实在,得到很多战友的钦佩。记得我年轻时,父亲在部队的一位老领导,来到地方任职,他喜

  欢父亲的踏实,几次邀请他聚聚。但父亲一直婉言谢绝,他说,自己帮不上人家,也不想给人家添麻烦。

  父亲就是这样,一辈子清贫,不求人,踏踏实实干自己的事,养活我们一大家子。这一点,我很像父亲。有人问我干的工作苦不苦,苦和累肯定都有,就像我的父亲,曾经征战沙场,曾经风雨兼程,但他把这些当作人生的历练和收获,他说有这一切很知足。

  讲述·孙子

   艰苦奋斗用老兵精神武装生活

  我叫张旭,是张国立的儿子,1983年生人,今年32岁。我爷爷不爱说话,每每缠着他给我讲打仗的故事时,爷爷总是讲的索然无味。从扫射的机枪下逃生的震撼经历,爷爷三言两句就能说完。

  爷爷不善言传,但他身体力行,为后辈树立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榜样。我爷爷赶了大半辈子大车,凌晨3点就起床,晚上七八点到家,临行前背几块窝头或者馒头用于白天充饥,大冷天没有热水喝,爷爷就干啃几块窝头。“当兵的能吃苦,我不怕。”遇

  到难事儿,爷爷经常这样讲。

  以前,我曾经在电信公司跑业务,经常是一个客户沟通两三趟还谈不下来,有时候真想放弃。但转念想想,比起爷爷打仗、赶大车的艰苦,我们现在的困难又算什么?所以心里就有了一股劲儿,必须把单子跑下来。

  现在,我在首都机场开摆渡车,还要装运行李。比起坐办公室、跑业务,机场的工作可能更艰苦,冬天下雪、夏天暴晒或者下雨,我们都得在室外坚持工作。但是我不怕,就像我爷爷说的,没有吃不了的苦。

  爷爷节俭,不然也不能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现在爷爷90多岁了,还是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前两年,我妹妹结婚,要给爷爷买身新衣服,爷爷执意要穿他的老军装,说好看又干净,不必花那冤枉钱。

  在家时,我看到儿子因为小事儿哇哇大哭,或者挑食、浪费食物时,我都会搬出爷爷来。由他做我们后辈的榜样,相信儿子也能学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