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研究的“学”与“术”——记《上海翻译》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活动

24.12.2015  21:41

2015年12月18日下午,上海大学研究生学术品牌活动“泮池言学”之外国语学院第十二讲——翻译研究的“”与“”,于上海大学校本部J楼103讲堂成功举行。本次论坛迎来了国内翻译研究名家胡庚申(清华大学和澳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吕俊(南京师范大学翻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忠廉(黑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利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和陈小慰(福建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他们远道而来,不仅在《上海翻译》创刊30周年之际献上他们的祝福和期望,作为中国翻译界的长辈,他们还与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们共同探讨了翻译研究的“”与“”的关系问题,分析了中国翻译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次讲座由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翻译》主编何刚强老师主持,以问答和对话的形式展开,五位专家首先就翻译研究的“”与“”的定义和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胡庚申教授提出“”即学术,是理论性的、哲学性的,而“”则是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胡教授从自身的翻译实践谈起,认为翻译是先有“”后有“”,只有在长期大量的翻译实践基础上,才会形成自己的理论,才能研究“”;吕俊教授强调了学识的重要性;而黄忠廉教授在译人、译品和译为上展开论述,对研究生们提出“有学有术”的期望;陈小慰教授则强调了“练一艺”;曾利沙教授提出“”是“顶天”,“”是“立地”,是对以上几位教授发言的总结和深化。

其次,五位专家还就中国翻译界在“”与“”层面上面临的问题和解决之法进行了具体阐述。胡庚申教授对目前中国翻译界翻译理论缺失的现实状况深感担忧,认为中国目前没有系统的翻译理论,缺乏一个系统的,既能追本溯源,又能对未来理论研究提供方向性指导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在理论方面,国外较为成熟,中国是“”有余而“”不足,而恰恰是“”才能把中国的翻译传播到世界,而不是靠一本或几本书籍的流行。中国有与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和哲学系统,中国需要借鉴和创新,推出自己的翻译理论。何刚强教授指出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中国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不断优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们在自己研究理论的同时,互相梳理、平衡和比较。

在最后的师生互动环节,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们踊跃参与,提出关于生态理论、中国书籍在国外的译介和MTI培养现状等问题,专家们都予以悉心解答。

对于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尤其是翻译专业的研究生而言,此次讲座解答了翻译研究中“”与“”这两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问题,也对自己的努力方向和不足之处有了深刻认识。翻译专业遍地开花,但翻译水平却参差不齐,如何平衡自己的“”和“”,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定位自己,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