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14.12.2015  11:55

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现场。摄影:陈吉
      (中国报道杂志社 陈吉报道)12月12日,由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主办的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翻译界、教育界、传播界、专业社会组织、专业翻译企业、投融资机构、政府机构等约350余名国内外嘉宾与会。     本次论坛会期2天,以“翻译人才与终身教育”为主题,分设翻译人才的院校教育与“后院校”教育、翻译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发展、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和挑战、翻译技术和翻译人才发展等四个分论坛及一个圆桌会议。
翻译论坛讲什么?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翻译人才队伍建设不足、高端人才匮乏、翻译人才教育与翻译人才社会需求之间衔接不够等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搭建了首届翻译人才发展国际论坛这一业界、学界和教育界共同参与的学术交流平台。
    论坛的主题聚焦翻译人才培养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旨在树立一个全新观念,即翻译人才培养必须要走进继续教育阶段的观念,这将在翻译教育发展和翻译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会专家怎么说?
    在12日的大会主旨发言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就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继续教育,专业翻译的培训方式及教学方法、新技术对翻译培训的应用以及翻译专业人才成长发展各阶段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交流。
    中国外文局局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会长周明伟指出: 翻译教育的方式需要教育单位、用人单位、投资、政府部门等等多方面共同关注、共同形成力量。这也是一种软实力建设。能够培养出适应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中高端翻译人才,能够找到培养中高端人才的方法和路径就是软实力中的软实力。
    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徐晖从业界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外交翻译的发展状况和选拔机制, 她希望政府、企业、高校等各方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翻译论坛这一平台上共同为翻译人才培养、发展建言献策。
    联合国秘书处大会和会议管理部中央规划和协调司的司长马雪松同与会嘉宾分享了联合国对翻译人员的要求,工作机制和培训状况。他也希望联合国的经验能够对中国的翻译人才培养和完善有所借鉴。
    来自西班牙的国际翻译理论家安东尼•皮姆、国际会议口译协会副主席安德鲁•康斯特布尔、国际翻译院校联盟主席汉娜•李艳绮、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尼古拉•加尔博夫斯基等都在论坛介绍了本国翻译人才教育的状况、培训模式以及各自不同的教育方法。
    在接下来1天的论坛中还将有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学界、业界专家,就翻译人才的再教育,教育体系的完善和构建、翻译教育的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
中国外文局局长周明伟在在主论坛发表《加强沟通合作 共同推动翻译人才发展》主旨演讲。摄影:贾亚卿 哪些大咖来参会?
    论坛参会嘉宾均为国内、国际专业领域的权威人士,代表了业界最高水平。
    论坛国际化程度高,是中外翻译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交流盛事,有多个国家、多个与翻译相关的国际组织的权威人士参会,其中有国外顶级翻译学院的院长,有国际著名的翻译理论家,有国际翻译组织的领导人等,参会嘉宾高端权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参加本次论坛的有来自联合国秘书处、国际口译协会、国际翻译院校联盟、美国蒙特雷高翻学院、巴黎第三大学高翻学院、莫斯科大学高翻学院,以及外交部、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国内著名专业翻译院校,全国外事部门、中央企业和跨国企业、翻译行业协会等组织机构。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欧洲翻译研究学会主席安东尼•皮姆(Anthony Pym)、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AIIC)副主席安德鲁•康斯特布尔(Andrew Constable)、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国际翻译院校联盟(CIUTI)副主席尼古拉•加尔博夫斯基(Nikolay Garbovskiy)、联合国秘书处大会和会议管理部中央规划和协调司司长马雪松、外交部翻译司副司长许晖、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平洪等重要嘉宾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其中,北外、上外、广外、北语、北二外、大外、西外、天外等近七十所国内著名高翻学院的院长及翻译专业硕士(MTI)教学负责人齐聚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