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群文人的辛勤耕耘 让上海群文园地收获满园芬芳
12月30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迎来建馆60周年生日。作为上海群众文艺创作的牵头组织主体,市群艺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的工作要求,在市文广局的领导下,坚持把组织、指导、推动群文原创作为重中之重加以推进,使全市每年都涌现出一大批符合“三贴近”要求,紧扣时代脉搏,表现现实生活、关注社会需求、反映百姓心声的群文节目和作品。
一个甲子的时间,上海的群文园地收获了满园芬芳,这背后自然也少不了一代又一代群文人的辛勤耕耘。他们在幕后默默奉献着,鲜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日前,为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借建馆60周年的契机,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联手全市各区文化馆推出了四个专场演出、一个综合场展演和一个展览,将一批优秀群文人推到前台,目的是展现上海群文人的风采,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们,理解支持他们的工作,也推动他们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这是上海群文创作交出的一份阶段性答卷,是从一个角度对上海群众文艺工作60年工作的回顾,也寓意着一个全新的开始。
唯有脚踩坚实的大地,才能创作出有温度的作品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代会、第九次作代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群文作品的根本目的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丰富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市民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传播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说,上海的群文创作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每年的原创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有一定提升。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到底取决于对创作导向的准确把握。“在创作方向上,我们坚持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倡导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创作题材上,我们强调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关注身边人,反映身边事,聚焦民生,以小见大,情感真挚;在表现手法上,我们引导大家深挖内涵,把故事讲深、讲透,形式简洁质朴,便于流动展示,不追求舞美、灯光、服装的绚丽多彩。”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说,上海在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的过程中,每天都发生着值得关注和让人感动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群文创作的生动素材。
事实上,这些年来,沪上越来越多的群文作品关注的是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城市里涌动的人文情怀,反映的是“微博微信”、“家庭教育”、“环境保护”、“养老问题”、“邻里亲情”、“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热点问题和普通人的平凡与不平凡,可谓一件作品就是一个“核心价值观”的现身说法、就是一幅“城市发展”的精彩缩影、就是一次“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这些作品广泛巡演于城市广场、社区舞台、乡间田头,引发着百姓的共鸣,也润泽着大家的心灵。尤其是上海市民文化节的举办进一步拉近了基层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广大市民参与市民文化节的生动故事成为这几年上海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不少参演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市民演讲大赛、市民写作大赛、市民原创歌曲大赛等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市民大众的文化自觉,每一篇讲稿、每一个故事、每一首旋律都是一件文艺作品,真实而充满温情与力量,讴歌和传递着人间的“真善美”。
这些都让市、区两级的文化馆人进一步认识到,群众文化必须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这是群众文化最根本的特点与独特的优势,也是发展群众文化的生命线与原动力。唯有脚踩大地,立身于人民群众之中,群众文艺原创作品才有筋骨,才有温度,群众文化舞台才有内涵、才有活力。
耕耘路上,上海老中青三代优秀群文人各展风采
有了准确的导向,也要有优秀的创作队伍去实践。此番上海市群众艺术馆联手全市各区文化馆推出的“耕耘路上”系列专场演出,让人们见识了上海老中青三代优秀群文人的风采。
其中,“耕耘路上”群文青年舞蹈编导作品展演专场,代表了上海群文创作的活力。顾风庆、崔斯琪、李晶晶、陆影、裘思凡、王一恒、王译、夏元琦、张时瑞9位青年舞蹈编导都是文化馆的业务干部,虽然他们大都是80、90后,但创作的视野很宽,9个作品各具特色,从不同层面展现了上海的人文风貌。
“如果你觉得这个冬天有点寒冷,那么王晓宁的音乐作品一定会让你感到温暖!”这是文化上海云上王晓宁声乐作品音乐会的一条宣传语。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20多年来王晓宁一直在群众文艺的百花园里默默耕耘。他坚持为普通人写歌,坚持为生活的这座城市写歌,他用音符讲述身边真实的故事,用旋律表达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听他的歌,心底的柔软会被触动!一首《塔里木的胡杨》当年感动了一大批新疆知青和援疆干部,小组唱《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唱出了在上海打工的建设者的心声,合唱《石库门的灯光》以中共一大会址为创作题材,歌颂了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光辉成就。
“走在群文戏剧创作的路上,我用‘情’、用‘心’、用‘爱’,用自己的方式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群众文化的土壤培育了我,我愿扎根在这片沃土,做她的守护者。守望着这片麦田,与同仁们一起劳作,期待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金色。”这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导演栾岚的一段自白,被看做投身群文工作10年的她写给群文工作的一封情书。此次“耕耘路上”栾岚导演作品展演的主题为情怀,亮相的四部作品紧紧抓住上海这个城市里人们常见的喜怒哀乐,运用仅有的时间和空间,表现了普通市民生活的境遇,带给观众许多温暖和光明。
谈敬德曲艺作品展演专场,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群文人对自己艺术理想的执著坚守。谈敬德从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系毕业后便投入了群文工作,这一扎便是55年,从未懈怠。其间,他举办曲艺、戏曲、器乐类培训班20多期,谱写沪剧大戏《创业者之歌》等20多部,小戏《今年出怪》及各类表演唱等50多部,创作锣鼓书及编曲130多个,创作其他曲艺类、音乐类作品计120多件,在全国和市级汇演、比赛中获奖无数。他以非遗保护为己任,曾编写《南汇县民间音乐集成》4卷100万字,在京、沪、港台出版的《集成》中发表记谱作品300多首,出版的非遗类书籍有《锣鼓书》《浦东派琵琶》等15本。
现年74岁的谈敬德,还在执著地用他的笔记录和创作着。因为,他的心头始终放不下一件事。“随着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锣鼓书这门传统技艺已徘徊在消失的边缘。”现今,能表演锣鼓书的艺人已寥寥无几,传承人的断层令谈敬德不敢停歇。“我所做的这些,就是为了能留下点什么给后人。假如他们愿意学,还能找到理论基础和操作依据。”谈敬德说,和其他“非遗”一样,锣鼓书不能消失,它是浦东文化符号的一个象征,它凝结着上海地区海派艺术的特点。
上海群文人的风采不仅限于舞台。正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举办的“耕耘路上”上海群文美术书法作品展,得到了各区文化馆及广大基层群文美术书法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展出的60多幅美术、书法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群文人运用美术和书法的艺术表现形式,用作品表现上海的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人文风貌和精神风尚,反映了上海的时代特色,展示了上海群文美术书法创作水平及风采。笔者发现,此次参展的55位群文美术书法骨干中,在基层工作40年以上的有8位,在基层工作30年以上的有15位。这群快乐的群文人说,未来,他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艺术创作规律,立足创新,夯实平台,努力提升业务,让更多市民走近艺术。
专业的创作精神,引得全国性大奖频频眷顾
沪上一代又一代群文人的辛勤耕耘,不仅为上海的群文舞台提供了坚实的内容支撑,还在全国各类赛事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彰显了海派小品的独特魅力。
以鲁迅和共产党人水乳交融的友情、和进步文学青年相濡以沫的情谊为主线,串起鲁迅与柔石、冯雪峰、内山完造、成仿吾以及瞿秋白之间一段段故事的大型原创情景剧《鲁迅在上海》日前首演,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该剧的编剧俞志清来自基层。而就是这样一位“社区编剧”,为上海群文摘得了许多全国性的大奖。自2007年上海(虹口)小戏小品创作基地在虹口区文化馆挂牌以来,以俞志清为首的主创队伍用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观察力,创作出上百部贴近百姓生活的小品。
其中,小品《寻找男子汉》在全国第二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大赛中荣获中国戏剧奖后,被中央电视台2008年元旦晚会录用,为近十年来上海小品走向全国开创先例;不久,该小品又获“田汉”戏剧奖殊荣,这也是上海群众戏剧创作首次问鼎该奖。
2010年,新创小品《实话实说》凭借生动幽默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喜获CCTV小品大赛非职业组三等奖,再次填补了上海的空白,并被改编成《一句话的事》登上2010年央视春晚的舞台,荣获“我最喜爱的2010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语言类节目二等奖。2012年,原创小品《回家过年》荣获第八届CCTV电视小品大赛第七名;第三届全国职工艺术节小品大赛的金奖;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大奖;入选2013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并捧得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2013年,小品《拉链夫妻》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终评赛金奖……
缘何大奖频频眷顾他?俞志清的一句话或许是最好的诠释:“我们虽然是非专业的群文团队,却也有着专业的创作精神。”业界专家指出,俞志清他的小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他坚持在生活中去发现未发现的角度,作品奇巧,但又符合生活逻辑,反映的都是海派风情。同时,俞志清也一直没有忘记过家国情怀,他希望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描绘当下火热生活,这也是其作品能够持续闪光的原因。
“群星奖”是文化部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群众最高奖项。这个群文领域的“奥斯卡”,每三年办一届。2013年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评选中,上海共有16件作品斩获“群星奖”,涵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获奖数量仅次于东道主山东省,展示了上海群文创作的整体水平和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今年,在入围决赛作品数和奖项数大幅缩减的情况下,上海群文依然彰显了实力。从5000多个参选作品中精选而出的84个决赛作品中,上海占据了5个席位,在全国各省市中名列前茅,且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大门类均有作品入围。它们分别是:男声独唱《石头缝中的小花》(宝山区文化馆、杨浦区文化馆创作演出)、群舞《爷爷的浑堂》(松江区文化馆、松江区岳阳街道文化管理办公室创作演出)、群舞《喜客茶担》(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嘉定工业区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创作演出)、小品《亲!还在吗》(静安区文化馆创作演出)、锣鼓书《生意经》(浦东新区新场镇文化服务中心创作演出)。最终,戏剧小品《亲!还在吗》凭借“来自生活的深深感动”入围全国20强,摘得本届“群星奖”。
这些作品主题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编创新颖独到,感情细腻真挚,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都市特点,无论是在决赛现场还是参加惠民演出,都能引发观众的强烈共鸣,各省市同行也对上海的参赛作品给予很高评价。
在建馆60周年到来之际,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将于12月30日推出“有梦·同行”2016年“群星奖”上海地区优秀原创作品专场文艺演出,向人们呈现这份来之不易的上海群文创作成绩单。即将展演的作品,关注的都是百姓的日常,令人为之动容。
获得本届“群星奖”的戏剧小品《亲!还在吗》讲述了一位母亲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与女儿沟通,就在网上假扮淘宝买家与女儿说话,一句“亲!还在吗”让母亲无比欢喜。但是在一次与快递小哥收货中的机缘巧合,被女儿发现,以此为契机,母女双方袒露心声,领悟了亲情的真谛!这部展现网络时代孝老爱亲的都市题材戏剧小品,因其贴近群众、立意新颖、语言鲜活,获得此次“群星奖”评审专家的一致褒奖:“是一个来自大都会的有血有肉的感人故事。”编剧杨迿是静安区文化馆副馆长,今年31岁的他勤奋、努力,他认为群文作品最终的艺术形态是人文关怀,所以群文工作者需要有一颗比普通人更加包容善良的心,这样,你看到的社会才会与别人不同,才会发现容易被忽略的社会闪光点和感人点。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