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群体形象:独立性差 很想谈恋爱

10.09.2014  16:18

  9月初以来,上海各大高校陆续进入新生入学季。今年的大学新生已经普遍是95后的面孔,那么,95后新生到底和80后、90后有哪些不同呢?

  针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进行的一次入学前调研,发现95后并没有大家印象中那般自我中心:他们对父母仍有较高的依赖性,7成新生入学有父母陪伴;同时他们也懂得勤俭节约,4成新生购置大学装备在千元以内;他们还对爱情保持着美好的梦想,近8成新生希望在大学阶段能谈一场恋爱。

  记者了解到,人人网本次调查共收集有效样本2557人,其中男生占45.6%,女生占54.4%。

   独立性:近7成新生入学仍有家长陪伴

  对于部分大学新生来说,走进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虽然社会上越来越推崇家长提前放手,鼓励让孩子独立去报到,但调查显示,68.4%的大一新生表示仍会和家人一起去大学报到,仅有24.6%的学生会独自去报到,5.3%选择与同学结伴去报到。

  在交通方式的选择上,47.4%的新生表示乘坐火车去学校报道;22.8%的学生称由父母自驾车送去大学;21.1%的人乘坐长途汽车去入学;乘飞机的比例仅占3.5%;另外有5.2%新生由于就学较近,仅需公交地铁即可到达。

  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在报考大学时仍将与家的距离作为重要的考量标准,有68.4%的新生表示从家出发去学校路途仅花费半天时间;21.1%的新生在报到路上花费1天;报到路上耗时2天及以上的新生仅占10.5%。

  爱玩也是95后新生的特性之一,入学对他们而言也是一趟旅行。调查显示,15.8%的新生会在入学途中顺道旅游或拜访亲友。

   消费观:不盲从洋品牌,随身Wi-Fi成热门

  网上有句戏言:“单反穷三代,Kindle富一生。”无论是穷三代的单反相机还是富一生的Kindle电子阅读器,都已成为大学新生的装备。

  调查显示,除了衣服、被褥等日用品外,数码产品已成为新生消费大户,有47.4%的新生有购买意愿。在新生添置的数码产品中,笔记本以79%的比例高居榜首,64.9%的新生表示会购买手机,购买U盘的占47.4%,购买数码相机和平板电脑的比例相同,均为33.3%……另外,Kindle电子阅读器和单反相机的占比同为1.8%。记者还发现,由于不少学校的网络限制,随身Wi-Fi成为新生必备神器,有17.8%新生将购买,比例高于数码相机、台式电脑等传统数码产品。

  调查还从侧面反映出95后新生并不因为“含着金钥匙出生”就花钱大手大脚,相反,消费观念比较理性。40.4%的大一新生称1000元以内可以搞定开学各类物品的购置,26.2%的人表示购置开学物品总花费在1000-2000元之间。当然,开学花费10000元以上的“土豪”也占5.3%。

  在已有手机的学生中,45.6%的人表示入学不再购买新手机,而在已有平板电脑的学生中,82.5%的人表示将继续使用旧平板。除了不会“喜新厌旧”之外,95后新生也懂得为家庭节约,购买新手机的新生中,有59.7%的会选择2000元以下价位的手机,而49.2%新生选择3000元以下平板电脑。由此可见,多数95后并不盲目迷信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对小米、华为等国内自主品牌数码产品也颇为青睐。

   恋爱观:近8成新生憧憬校园恋情

  调查显示,95后们渴望爱情,有77.8%的新生希望在大学谈一场恋爱。“彼此吸引”成为64.8%新生最重要的择爱标准,不过也有28.8%新生的爱情观有点“与众不同”,“避免内心空虚”和“单身没面子”成了他们追求爱情的重要原因。

  在挑选恋爱对象时,除了人品、趣味相投两个共同因素外,相貌以41.6%的占比成为大学男生挑选女友的关键因素,能力则以38.7%的占比成为女生最看重的要素。在对待恋爱中的同居或婚前性行为问题时,95后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开放,虽然明确表示反对的男生仅有9.4%,但是有40.3%女生表示反对,而无论男女,对此最多的观点是“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