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食街消逝 通北路海鲜一条街将挥别"老饕"

26.12.2014  12:03

  12月26日消息:又一条极具特色的美食街将与沪上老饕们挥手作别。记者获悉,有着20多年历史的通北路海鲜一条街将随着旧城改造拆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记者昨天在通北路看到,平凉路南侧的门店均已拆除,北侧仍有部分海鲜餐馆营业,预计明年春节过后也将拆除。谈及未来,不少海鲜餐馆店主表示,将借此契机彻底转行,还有几家较有名气的店主则准备在附近觅新处开店。

  事实上,与通北路有着同样辉煌历史的美食街曾在上海多地开花。不少上海市民至今还记得乍浦路上的灯火璀璨,云南路上的摩肩接踵和吴江路的人声鼎沸。但如今,吴江路悄然转型为文化休闲街,改造后的云南路人气大不如前,乍浦路则逐渐消失于人们视线之中。

   美食街兴盛依靠“共同品牌效应

  上海美食街的诞生,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具代表的莫过于乍浦路。然而对于不少“80后”来说,乍浦路的辉煌更多地留存于历史照片和资料当中。相关资料显示,乍浦路美食街兴起于1986年,兴盛时一度聚集了上百家饭店。

  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黄河路后来居上,凭借其紧邻人民广场的地理优势,很快便超越了有着“上海第一美食街”之称的乍浦路。据当时的报章报道,曾有一对黄姓夫妇于1992年盘下一个200平方米的铺面开饭店,开张仅9个月生意便好得“一位难求”。那个年代,其饭店大厨就已拿着1.2万元的月薪。

  进入21世纪,辉煌一时的美食街纷纷走起下坡路。一边是房租的不断攀升,一边则是客流的不断缩减,不少商家为了生存开始恶性竞争——今天你打七折,明天我就打六折。几番折腾下来,不少撑不下去的饭店搬离了黄河路、乍浦路等地,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其他类型的商铺。

  “绝大多数美食街的形成,都与几家‘领头羊’相关,在它们的带动下,寄望于分享人气的同行逐渐集聚,因此其兴盛多依靠‘共同品牌效应’。”曾专门就国内美食街兴衰进行过研究的学者郑贤贵认为,美食街的衰落往往来自于一些外部的非集聚效应,如餐饮企业不正当竞争、市场环境变化、城市改造、环境设施制约等。

   美食+购物+娱乐”符合消费者心理

  菜品独到、硬件装修好,这些曾是黄河路、乍浦路等美食街吸引食客的最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初期,这些特色让不少市民觉得,来美食街上请客吃饭是件有面子的事情。”市民熊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去黄河路就是图那里有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生猛海鲜,但如今,随便哪一家饭店都能做出来。“不过,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上海来说,逢年过节还是愿意带着全家去一次黄河路——不为别的,只为重温一下当年的记忆。

  沪上美食街的衰落一方面与整体市场环境有关,如川菜系、粤菜系大举进军上海;另一方面则源于其整体功能过于单一。“过去,人们晚上去美食街就是为了吃顿饭;现在,吃完饭总还想玩点别的,传统美食街没法满足这些需求。”“80后”市民包琳认为,如今不少大的餐饮品牌更愿意进驻大型商场,看中的正是其多样化的功能——各类休闲娱乐设施种类齐全,人们可以逛逛街再去吃饭,或是吃完饭看场电影,“美食+购物+娱乐”混搭模式更符合现代消费心理。

   传统美食街是否还有存在必要

  沪上美食街的衰落,让不少老饕扼腕叹息,也引发了人们对其存废的争议。在吴江路转型之时,就有不少媒体、专家展开争鸣:有的认为,在上海商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传统美食街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也有人认为,美食街作为一座城市给予市民及游客的一种体验方式,有其存在的必要。对此,有专家认为,如同前段时间热议的夜市一般,各方看法都有道理,但市场才是检验某种商业模式是否有存在必要的标尺。

  “去新加坡旅游,一定要去牛车水美食街上吃吃看看;到北京,则有著名的簋街。”正如市民包琳所说,美食街是一座城市的活力体现,去美食街“轧闹猛”,总能体验别样的满足与乐趣,问题在于上海美食街能否跟上乃至引领现代消费者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