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限塑”困难重重 全面禁塑需先收费?

29.10.2015  10:13

  在美国,各种环保运动如火如荼、声势浩大,“禁用塑料袋”看似其中一个十分渺小、简单的议题,却迟迟无法全面推行。相比之下,不少发展中国家早早就下了全面禁塑令。让美国人不用塑料袋,怎么就那么难?

   【禁塑令遭禁】

  劳伦·库比本来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一个可持续经济研究所工作,去年她决定竞选所在坦佩市的市议员。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国情咨文里呼吁地方行政机关努力推进各种“改革”实验,库比很受鼓励。所以当她今年1月宣誓就职市议员时,她下定决心要干成一件“大事”。她很快找到目标:塑料袋。

  塑料袋是个老掉牙的环保议题。在大城市纽约,一般人每年要用掉大约620个一次性塑料袋,平均一天两个,听起来似乎不多,但加起来,纽约市一年就要消耗掉52亿一次性塑料袋,平均每分钟1万个。坦佩的人口只有16.8万,每年也要消耗至少5000万个塑料袋。

  库比又调研了其他国家城市的情况:2000年,印度的孟买市政府发现塑料袋是堵塞雨水沟、加剧雨季洪水灾害的主要元凶之一,于是果断下了全面禁塑令;孟加拉、中国台湾、肯尼亚、卢旺达和墨西哥城也同样实施了禁塑令。大多数情况下,民众对限塑令罕见抵触,而是相当欢迎或很快适应。

  然而在坦佩,库比推行禁塑令的雄心却遭遇一个巨大阻碍。今年4月,亚利桑那州议会通过了SB1241号法案,这个医疗保健领域的法案包含一个修订条款,宣布州内各地方区域均不得“针对辅助性储物设备加以征税、收费、评估、缴纳或返还押金等措施”。塑料袋也属于“辅助性储物设备”。禁塑令无望出台,因为法律已经先发制人地禁止“禁塑令”。

  亚利桑那州不是唯一“禁止禁塑令”的州。佛罗里达州2008年就出台了类似法律。密苏里州和德克萨斯州也正在研究相关法案。

  反对禁塑令阵营认为,塑料袋的环境危害被夸大了。另外,既然全国未统一出台禁塑令,地方上就不要标新立异、混淆消费者的认知。更深层的一个反对理由,也是库比需要抗争的最大“敌人”,是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坚定捍卫“个人自由”、抵制政府“包办”的决心。

  达拉斯市出台实施禁塑令后,美国知名保守派政治评论节目主持人格伦·贝克在电台节目中的发言就颇能代表这种立场:“你必须得为塑料袋之类的小事挺身而出……只要我想用塑料袋,我就能用塑料袋……法西斯分子才禁这禁那,我们这是在干吗?

  库比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纽约市长白思豪当初在竞选纲领中信誓旦旦要推行禁塑令,到现在,他仍在琢磨应该怎么样、或者到底要不要去打这场硬仗。

   【塑料袋堕落史】

  1962年,瑞典发明家斯滕·图林申请了塑料袋专利。一开始普通民众对这种新事物还不太感冒,但到了20世纪89年代初,全美的连锁超市就普遍使用塑料袋代替纸袋,因为更便宜。

  这种价格优势仍在:每个塑料袋1到2美分,纸袋则要6到8美分。和今天截然不同的是,当时塑料袋的面世,许多环保主义者拍掌叫好,因为塑料袋不像纸袋那样需要牺牲树木。《生活》杂志1955年刊登文章《随手扔生活》,歌颂一次性塑料制品普及把美国百姓从繁琐家务中解放出来。

  不过,好日子没过多久。塑料袋很快成为街头流浪女人的常见装备,它给城市卫生带来的困扰也显而易见。它太轻,一起风,就容易从垃圾箱中飘出,挂到树枝上、栅栏上、公园里……给清洁人员带来很大麻烦。环保主义者发现塑料袋常常漂到海滩和近海水域,危及海洋生物的生存。对更多的普通人来说,快餐文化已经开始让人厌倦,包括所有一次性用品。

  从数字来看,也确实触目惊心:全世界每年消耗超过1万亿个塑料袋。联合国一位副秘书长据此认为,“任何地方都应该全面禁止使用或分阶段迅速废止”塑料袋,因为“无论什么地方,都没有合理理由继续生产塑料袋。

  事实上,塑料袋成为众矢之的,只是“柿子挑软的捏”,它并不比其他塑料制品更威胁环境。汽车也是一大污染源,但很少有人呼吁全面禁止使用汽车,因为人们难以适应没有汽车的生活。而塑料袋,虽然人人都用,却没人对它有依赖感,而且其功能完全可以用纸袋、布袋等来代替。它为生活带来便利,却并非必需品,所以可以大声喊禁。在众多环保议题之中,塑料袋看似最简单、最容易解决的问题。即使如此,美国人对此依然“搞不定”。

  12下一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