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欺凌说不!上海新发布了这30条指南

10.10.2017  12:34

  在网络上遭遇语言暴力,照片被他人胡乱拼接上传至网络……对于网络陪伴成长的“00后”来说,部分同学有过这些经历。如何预防和处置网络不良行为,做一个健康文明的“网一代”呢?市教委在全国率先发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为广大中小学校、家长和学生点拨支招,快来一起看看吧

  目前,上海中小学校园安全整体情况良好,校园欺凌问题总体平稳,诉诸肢体冲突的校园欺凌行为较为少见。但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校园欺凌,往往通过网络形式,或多或少地存在于青少年学生之间,危害着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

  学生篇

   1. 不使用语言攻击他人。如通过短信、微信,或在论坛、聊天室、微博、贴吧、QQ群、微信群等公开威胁、侮辱、诽谤他人。

   2. 不曝光他人隐私。如传播或公开可能令他人受到威胁、伤害、侮辱或尴尬的文字、照片、图像、视频或音频等。

   3. 不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如通过拼接图片,或加上侮辱、诽谤性文字,散播谣言,发布不实信息。

   4. 不随意上传个人信息。注意保护私人信息,谨慎将个人或家庭资料上传网络。

   5. 不以暴制暴应对网络欺凌。理性应对网络不良行为,在遭遇网络攻击或网络欺凌时,保持冷静与自信。

   6. 及时寻求他人援助。遭遇网络欺凌行为,要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也可咨询求助青少年援助热线12355。

  家长篇准确判断孩子是否遭受网络欺凌

   7. 看行为习惯是否有变化。如使用电脑或手机时间过长,对自己的上网行为尤为保密。

   8. 看精神状态是否有变化。如易怒、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沉默寡言、孤僻古怪,甚至发生自伤、自残或自杀行为。

   9. 看学习情况是否有变化。如学习效率降低、作业拖堂、成绩下降,有厌学甚至弃学情绪。

   10. 看人际交往是否有变化。如人际关系紧张,喜欢独处,缺乏自尊和自信,甚至处于恐慌不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