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缉毒英雄"郑勇:用"火眼金睛"让可疑毒贩现原形

17.11.2014  09:12

  东方网11月17日消息:繁忙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每天近千架次航班在这里频繁起降,每天6万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进进出出,海关旅检关员的最重要职责就是要在短短十几秒的旅客通关时间内作出快速、准确的判断,绝不放走任何一个走私分子。就是在这样的巨大挑战下,郑勇钻研缉私技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更曾创下一人查获毒品数占到上海海关空港口岸查获数半壁江山的纪录。

   果断检查

  DVD机里藏冰毒1500克

  1994年,郑勇走上旅检岗位。航班一到,他总是第一个冲进到达大厅,有时在茫茫人海中一站就是12个小时以上。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郑勇苦苦琢磨不同的物品在X光机上的图像有什么区别。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11月的一天,正是航班高峰时段,郑勇感觉到人潮中一个人眼神与他对视片刻后立即躲闪开了。在旅检岗位工作多年的直觉告诉他,这名旅客值得怀疑。此人西装笔挺,拖着公文拉杆箱,手执商务签证护照,从上海出发前往日本东京。初看并不可疑,但是结合经常分析的风险特征,郑勇果断要求旅客开箱接受检查。行李箱里是一台DVD机和几叠文件。郑勇将DVD 机单独过了遍X光机,图像异常清晰。机器中没有光盘驱动,没有芯片,有的只是两大块绿色的阴影。打开机器的外壳,果然是冰毒!总共1500克!浦东机场海关第一起出境渠道冰毒走私案告破了!

  浦东机场海关旅检处的光荣榜上写着:最大一起海洛因走私案查获者——郑勇;最大一起大麻走私案查获者——郑勇,首起入境旅客手提行李藏毒案查获者——又是郑勇。郑勇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查验手法,凭借着这份钻研与修炼,毒贩们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的伎俩在郑勇面前纷纷“原形毕露”。

   结合实战

  带出一批缉私业务骨干

  2006年1月,郑勇被任命为旅检处缉私小分队队长,面对重任他坚定了这样一种信念:“不但自己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要不断学习总结,尽快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变成一套系统有效的技术理论,并结合实战带出一批新人”。

  2007年,为培育更多、更强的“郑勇式”缉毒能手和业务骨干,旅检处缉私小分队正式命名为“郑勇缉私小分队”。一时间,“郑勇效应”全面辐射,一批缉私业务骨干不断脱颖而出,在海关缉私工作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2007年至今,空港旅检关员共查获毒品案件107起,缴获各类毒品261.3公斤,案件数和毒品重量屡创新高。

   工作创新

  实用缉私经验获得推广

  2012年5月,“郑勇缉私小分队”被上海市总工会命名为“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此为契机,郑勇与小分队成员及时编写了《郑勇缉私小分队——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手册》,积极探索更为专业的查缉思路和更为有效的查缉模式。依托“旅客舱单管理系统”,归纳总结出“旅客舱单信息综合分析法”,将全面系统的风险分析与现场科室的具体查缉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逐步使后台风险分析与现场精确打击相结合的缉私缉毒模式成为旅检渠道缉私缉毒的主要方式。

  2013年,郑勇与小分队成员在实践工作中重点推进了“旅客舱单信息综合分析法”的应用,该方法实用性强,针对性高,实现了对走私分子的百分百精确打击。“旅客舱单信息综合分析法”的运用得到了海关总署、缉私局和兄弟海关的广泛肯定和推广。

   缉毒英雄郑勇

  郑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旅检处副调研员兼“郑勇缉私小分队”队长,主管该处缉私工作。自1994年入关以来,郑勇凭借着自己十年如一日的执着和努力,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一身过硬本领。他是海关战线上的缉毒能手、缉毒英雄。

  近年来,郑勇带领着他的缉私小分队在上海空港查获了一起又一起的毒品案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先后荣立海关总署二等功3次、三等功1次,被授予2005年上海市市级机关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中国杰出青年卫士、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第六届上海市“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状元、2007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