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彩中华--中国穆斯林民族服饰文化展在上海举行

09.12.2014  02:34

2014年12月3日,《绚彩中华——中国穆斯林民族服饰文化展》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拉开了帷幕。

本次展览由北京民族文化宫博物馆和上海纺织博物馆联合主办,集中展示了十大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民族的服饰文化。此次出展的服装和佩饰均为民族文化宫博物馆50多年来珍藏的精华,许多文物都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年代久远。呈现的不仅是绚丽的色彩,同时也是穆斯林民族厚重、博大的服饰文化。

伊斯兰教于公元七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和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是由先知穆罕默德所创,目前全世界信众达10亿多人,被许多国家列为国教。伊斯兰教一般被认为是在唐朝传入中国的,目前中国共有十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他们是: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

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服饰丰富多样,别具风情。本次展览依据居住环境、从业形式和文化习惯等,将十个民族的传统服饰分为三个单元:“花儿与少年”(回、东乡、撒拉、保安族服饰)、“天山丽影”(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族)和“帕米尔之春”(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族)。展览中有许多伊斯兰民族的代表性服装、配饰或纺织品,如维吾尔族色彩华丽、花色繁多的艾德莱斯绸、南疆喀什地区的巴旦木花帽、哈萨克牧民的“吐麻克”等;有的展品的背后,还承载着新中国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比如内蒙和黑龙江牡丹江的两件回族礼服,就是少数民族参观团参观首都期间敬献给中央的。

本次展览将持续两个月,至2015年2月3日结束。上海纺织博物馆希望通过“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系列展”,能让更多的民众看到和接触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在带给观众美的欣赏与共鸣的同时,也能引起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