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讨会暨‘西方供给侧经济学译丛’新书发布会” 召开

13.05.2018  17:17

5月11日上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供给侧改革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讨会暨‘西方供给侧经济学译丛’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行。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并作为“西方供给侧经济学译丛”总序作者做了主旨报告,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晖明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桂龙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戴国强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教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处长王莳骏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探索与争鸣》、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澎湃新闻、社会科学报等上海重要理论媒体代表也出席了研讨会,会议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金福林社长主持,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黄磊编审介绍了译丛的出版情况。

作为“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研讨会试图准确把握中央当前供给侧改革的内涵,从学术层面深入研讨对接顶层设计需求。与会专家在会上做了热烈发言,指出在改革开放步入第40个年头的重要时点,针对如何转变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满足十九大提出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日益突出的课题,当前中央所大力开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了经济症结所在,相应采取的简政放权、减轻企业税负、调高个税起征点等一系列措施赋予了改革丰富的内涵,有助于对我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政策效果值得期待。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田国强教授首先作主旨发言。谈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至关重要性,他用三句话概况:第一,要搞清改革的逻辑,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要有大的格局和宽广的视野;第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制度改革是关键,根本的现代市场体系不可替代;第三,改革的前提是思想解放,只有顺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识,才能把握中国崛起的命运,实现良性发展和长治久安。在深化改革中,需要明确改革的内涵,具体针对良性制度发展的逻辑提到了如下几点:一是基础性的制度改革才是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二是激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有赖于基础制度环境的改善。三是对良性发展的呼唤。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从集中决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分散决策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并成功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列。同时,也必须看到,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改革的不全面、不彻底、不及时,也逐步累积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西方供给侧经济学译丛”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出版,有很重要的意义,期待此套译丛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能够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并有助于我国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伟大的目标。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图书管理处处长王莳骏强调,上海市新闻出版局非常重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上海的专业出版特色,鼓励出版社走学术出版之路。从历史上来看,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具有优秀的出版传统,专业出版特色明显。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这几年紧紧围绕自己的专业特色,出版了一系列专业性强的图书。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授予上海市“经济学学术出版中心”。这套译丛的出版,对上海的出版界意义非常大,它使图书出版真正聚焦于具有学术价值、传承价值。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总编辑黄磊编审对译丛出版情况做了介绍。“西方供给侧经济学译丛”从版权引进、翻译到装帧等各个环节,出版社都力求以工匠精神对这套丛书进行打磨,并将其作为经济学学术出版中心的成果汇报。它的出版既是对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也是为了呼应中央的政策方向、精准对接理论需求的一次尝试。这套丛书列入了上海市新闻出版专项的重点项目。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沈桂龙评价这套丛书体现了学术界、出版界对当前重大理论问题、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给理论工作者提供了可持续、全面的研究基础,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评价基础。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晖明教授充分肯定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近几年的发展,出版了一批高质量的引进版图书。这套译丛注重对供给侧改革效果的研究,并提供借鉴西方国家供给侧改革实践的机会。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戴国强教授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这套丛书的出版有几方面意义,一是能够让我们厘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上模糊的认识,二是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曾经有过的经验和已经取得的理论成果,三是让我们有机会从历史层面了解供给侧经济学的思想演变。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教授指出,这次两会强调要构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而供给侧改革需要明确问题逻辑,才有可能推进得非常扎实,所以这套书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理论媒体代表也先后作了发言。《探索与争鸣》主编、副编审叶祝弟评价这套译丛提供了一种思想资源,是反思中国当下的经济改革和经济思想创新的他山之石。

解放日报理论部(上海观察)主任王多认为,如果我们把供给侧经济学作为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很好地包装并体现出来,这将是最好的文化品牌。

文汇报理论部(文汇学人)副主任杨逸淇提到,从当年的第一本书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持续增长,到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这个过程演变很有意思,说明上海的学界、出版界持续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澎湃新闻编委、总编助理张云坡提到编译出版工作要花很大的精力,而作为媒体,也会让更多读者了解到这样一套经济学专业译丛。资深媒体人、上海证券报编辑沈飞昊也建议,对于这样一套有影响力的丛书,希望各位学界朋友后续多从专业性角度进行探讨。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金福林在会议最后做了总结。他对学术界、专业媒体人士参会表示感谢,认为在学术传播过程中大家是共同体。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作为上海市经济学学术出版中心,此次推出这样一套经济学译丛,也离不开社会各界朋友的支持,希望这套译丛的出版能够推动相关领域学术研究与改革实践的深化。

西方供给侧经济学译丛” 从立项开始,到目前的顺利面世,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积极关注与大力支持,其目标始终定位在以社会效益为首,服务于改革需要,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桌“走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思想盛宴。

(供稿:肖蕾、陈佶 供图:肖蕾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8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