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号线公交接驳线再度停运 "定制小巴"生意红火

01.09.2015  08:23

  16号线短驳公交没了?昨天一早,不少来到16号线鹤沙航城站的乘客发现,8月初开始的接驳公交车突然不见踪影了。原来,配合16号线增能方案的实施,轨交16号线鹤沙航城站夏令公交接驳线也从昨天早高峰开始停运。

   短驳车依然少人问津

  据运管部门介绍,自今年8月3日始,为缓解高温天轨交16号线鹤沙航城站站外乘客冒着酷暑大排长龙的现象,由浦东公交集团杨高公交客运公司开出从鹤沙航城公交枢纽站-龙阳路地铁站(直达)的夏令公交接驳线,作为夏令期间公交配套的临时措施。而随着16号线增能方案的实施,夏令公交接驳线从昨天起停运。公交公司已提前在相关站点张贴公告,提醒乘客提前调整好出行安排。

  这已是公交接驳线第二次停运。今年年初,为了应对鹤沙航城站早高峰限流,南汇公交接市交通委交通指挥中心工作指令,在1月4日至9日的7时30分至8时30分,在鹤沙航城站增设过一条单向直达龙阳路站的公交直达车,日均配备5辆车机动待命,单一票价2元,以应急疏散滞站客流。然而,当时每天乘坐的人寥寥无几,这条线路不久之后就被取消了。

  而本次停运的一大原因依然是乘客寥寥。接驳线开通近一个月,日均发送六个班次,客流约40人次。本报记者本月初曾采访发现,与地铁相比,坐公交需要多花10分钟以上的时间,大多数乘客宁肯选择在烈日高温下排队,挤地铁出行。

  据上海地铁此前发起的一项微信调查显示,29%参与调查的网友表示,怕堵车,称不会乘坐短驳车;23%的乘客则坦言,在耗时和地铁差不多的情况下,会乘坐短驳公交;还有14%的乘客则表示,如果路况较好、短驳车运行时间在40分钟左右,才会乘坐。

   定制小巴”生意红火

  临时开通的公交短驳线乏人问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定制小巴”却生意红火。“定制小巴”的粉丝说,该线路能避开沪南公路上的拥堵点,路线灵活,是公交车所无法做到的。

  记者此前在采访中发现,就在鹤沙航城站的公交接驳车停放位置不远处停着一辆橘黄色的小巴,这就是第三方互联网公司运营的“定制小巴”——“嗒嗒巴士”或“小龙巴士”。

  一位乘客说,已通过手机买了“定制小巴”月票,单次7元的小巴和坐地铁费用差不多,避开了挤地铁,可直接坐到张江公司旁边。同车的乘客大多通过手机软件向小巴车明确了路线和统一目的地,路程耗时也可以接受。相比公交接驳车,小巴避开了沪南公路最拥堵路段。虽然行驶里程增加,但比公交接驳车抵达龙阳路站省了约30分钟。

  事实上,伴随运能增加,16号线客流也在增加。昨天早高峰时进站客流约2.9万人次,比上周一增5%;其中鹤沙航城站早高峰进站客流为0.46万人次,比上周一增7.8%。可见,16号线沿线居民对出行依然有很大的刚性需求。问题是,主管部门何时才能真正改变管理策略,告别被动开设、屡开屡停的临时接驳车?